华为|小身材,大智能,华为这些智能手表太硬核了( 二 )


以上并非一厢情愿 , 而是华为正在做的微创新 。 Watch Cyber不仅采用霍尔器件识别表壳 , 还自带NFC芯片读取数据 , 只要经过官方认证的表壳(含第三方合作生态) , 在表壳内壁贴上附带功能的NFC线圈 , 通过表芯验证后激活功能 , 不用下载 , 换壳就能用上专属功能 。

你以为Watch Cyber的创新就这些吗?华为智能可穿戴一直与合作伙伴开发生态应用 , 比如网易云音乐和前段时间上线的电子宠物机 。 将来不止这些应用 , 将来会有更多应用上架手表应用市场 , 期待解锁手表玩法新姿势 。
我们换个角度 , 如果将屏幕从表芯剥离 , 在面前的是一块小小空间 , 换作是你会怎么做?在华为看来 , 能挖掘的空间很小 , 创意是有的 , 而且很大 。
当华为推出耳机手表二合一—华为Watch Buds时 , 有些人认为这款产品注定失败 。 在我接触Watch Buds后 , 我想到的是华为不仅很清楚用户痛点 , 脑洞还特别大 。
Watch Buds吸引人眼球的一点 , 是这款手表可以按下按键弹开屏幕 , 很像《名侦探柯南》里柯南经常使用的【手表型麻醉枪】 , 不同的是Watch Buds不能发射麻醉针 , 而是取出耳机 。

从手表取出 , 有人会认为这样的设计偏离用户需求 。 往细处想 , 之前的耳机与手表相互独立 , 佩戴无线耳机时会随身携带耳机电池盒 , 多占裤袋空间不说 , 耳机和电池盒任意一个丢失都会让人很头疼 。 Watch Buds只牺牲手表一部分的续航 , 可以作为电池盒收纳耳机 , 用户出门只要戴上手表 , 这样耳机丢失的概率将会大大减少 。
如果到此为止 , Watch Buds还算不上真创新 。 小小的子弹耳机 , 里面暗藏玄机 , 它加入了全频段微平板单元 , 响度不减 , 音质表现不错 , 甚至与主流的旗舰TWS耳机不相上下 。

考虑到敲击耳柄控制播放会造成“砰砰”的噪音 , Watch Buds支持广域耳廓触控 , 双击耳廓周边暂停/播放、三击关闭/开启降噪 , 如果觉得这些手势还不够 , 还能在智慧生活里自定义手势 。

由于耳机采用子弹形状设计 , 万一左右耳机戴反了 , 耳机即刻调整声道 , 而且耳机放回手表会重置声道 , 无需用户手动调整 。
华为做Watch Buds牢牢紧贴创新和用户痛点 , 包括降低用户耳机丢失的风险、左右耳机可以盲戴 , 让智能手表能发挥更多功能点 。

围绕智能手表的想象 , 小小的身材可发挥的空间很多 。 华为在智能手表呈现的三个方向创新:智能交互和精致设计、可拆表壳、耳机手表二合一 , 给予消费者对智能手表更多想象空间 , 不拘泥于外观设计的创新 , 而是大胆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 , 创造更多形态的智能手表 。
据Canalys报告分析 , 华为以24%的市场份额保持中国大陆智能穿戴市场第一 , 小米则占据了22%的份额紧随其后 , 以同比2021Q3增长6%的速度进一步拉近与华为的差距 。 作为引领者 , 旗下的智能穿戴产品出货量强劲 , 市场份额稳居第一 , 风光绝压群雄 。

但从长期看 , 智能穿戴市场蓝海无限 , 头部玩家反复更替 , 想要在激烈的商业逐鹿坐稳头把交椅 , 只有精益求精不创新是行不通的 。 创新如逆水行舟 , 不进则退 , 华为推出Watch Cyber和Watch Buds两种形态的产品不单是创新尝试 , 走长期主义路线开枝散叶 , 继续强化运动健康监测的招牌效应 , 用产品差异化实现多层次垂直覆盖市场 , 总有一款智能穿戴产品满足特定人群需求 。
【华为|小身材,大智能,华为这些智能手表太硬核了】再来看华为Watch Cyber和Watch Buds , 成功与否尚未可知 , 给市场一点时间 , 期待创出一片新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