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引领:武汉资源就是城市圈的资源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讯 一块芝麻大小的光模块芯片用特殊黏合剂与散热器固定,一台简易的半导体冰箱就开始制冷。室温28℃,没几分钟,温度表显示已降温至6℃。时至年末,武汉科技大学樊希安教授称,他携温差发电技术创办的湖北赛格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预计2021年将生产200万块Micro-TEC制冷芯片,销售额预计达2000万元。
实现科技同兴协同发展,湖北赛格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武汉研发,在鄂州生产。该公司是武汉科技大学科研成果转化基地,是省部共建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热电材料与技术产业化基地。上游为高纯原料碲、铋、硒、锑等材料,下游在武汉有华为、光迅、华工正源等光通信企业,与武钢节能项目也有合作。
武汉城市圈是中国主要的科教中心和智力密集区。目前在武汉城市圈,持续增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形成研发在武汉、转化在城市圈、在全省,主链在武汉、配套在城市圈、在全省,融资在武汉、投资在城市圈、在全省的产业发展格局。
科技|创新引领:武汉资源就是城市圈的资源
文章插图

在位于武汉光谷大学园路的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内,湖北远大生命科学与技术有限公司研发人员正忙着做实验。该公司是黄石市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营牛磺酸,公司研发人员80%是从武汉高校招聘的。长江日报采访人员高勇 摄
黄石公司将研发中心迁到武汉
短短5个月完成3项专利研发申请
12月1日,位于武汉光谷大学园路29号的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内,湖北远大生命科学与技术有限公司研发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忙着做实验。
“武汉高校多,方便我们招聘高科技人才。同时,我们的样品送到华中科技大学等科研机构检测也更方便。”该公司研发管理人员郑艳说。
湖北远大生命科学与技术有限公司是黄石市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之一,主营牛磺酸,年生产能力2.8万吨,销售额5.8亿元。
今年7月,该公司将研发中心迁入了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目前20名研发人员中80%都是从武汉高校招聘的。“研发人员工作和生活都在武汉,非常方便。”郑艳说。
湖北博控自动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首批将研发中心迁入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的企业之一。该公司总经理余汉斌说,看中的是武汉的高校科技创新优势,以及便利的交通条件。
湖北博控自动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总部位于黄石,主营废旧汽车自动化拆解和循环再制造设备,是汽车拆解行业的第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十多项专利。
“研发中心迁入武汉,我们的成果非常明显。”余汉斌说,短短5个月,他们在武汉已经完成了3项专利的研发和申请。目前,该公司正在和湖北工业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王鹿军副教授团队开展校企合作,研发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柔性拆解和梯次利用技术。“项目开发成功后将给企业带来销售收入近亿元。”
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总投资7亿元、总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是黄石按照“研发在武汉、生产在黄石,引资在武汉、投资在黄石,孵化在武汉、加速在黄石,引才在武汉、用才在黄石”的思路,重点打造的研发实验中心、招商引智中心、科技金融中心、企业孵化中心和成果转化中心,是黄石积极对接光谷科创大走廊的桥头堡。开园不到半年,就已有常驻办公人员385人,目前已签约入驻单位52家,入驻科技型企业35家、在孵企业9家、高校3家、科技金融和专利代理等服务机构5家。15家入驻企业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等在汉高校开展了近50项技术难题攻关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