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告别微博,我们能想象一种更好的社交媒体吗?( 二 )

社交|告别微博,我们能想象一种更好的社交媒体吗?
文章插图
诚如这一事件所体现出的,抖音、快手、公众号、B站、小红书,这些新兴平台中同样不缺表达、也不缺流量,但时至今日微博依旧是舆论的第一策源地。
决定这一点的,是微博3180亿个“关注”关系背后独特的信息流动方式。
独特之处在于,微博的用户关系是非对称的,任何用户都可以关注任何其他用户并进行转发、评论,甚至在没有“关注”关系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对话,因此信息的传播是发散且可逆的;与此同时,去中心化的思路下,微博用户的互动是主动完成的,而不是被媒体与平台算法推着走,是内容的价值决定了内容能否被看见。
并且,微博的互动依旧是以文字为主要形态。即使短视频具有直观强冲击力,但文字在严肃思考与公共讨论中的价值仍不可替代:视频更多是单向的表达,即时的沟通则需要由文字来完成;而正是在沟通与讨论的基础上,才有了对热点的发酵。
这样独特的互动场景,赋予了微博使用者平等对话的权利。
这包括用户之间的对话。河南暴雨时,大量当地的灾民与关注着灾情的网民在微博上交换信息,根据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的研究,微博广场式社交优势、高效整合社会资源、全面全程救援,成为重大自然灾害事件中的信息中枢。
也包括用户与企业的平等对话。如今年四月特斯拉的“车顶维权”案例中,维权的声音在微博上经过媒体机构、广大用户的转发,汇聚成民意,最终打掉了特斯拉的“傲慢”。
甚至包括了与公权力的对话。如佛山天量罚单事件中,最初是博主“袁来说房”在微博发帖爆料佛山一路口发生62万多个违章,引发曾在同一地点“中招”的网友分享经历、资深车评人实地探访,最终推动了广东省相关部门派出工作组赴现场调查并整改。事件结束后,微博上关于如何解决“执法逐利”问题的探讨仍久不停息。
微博3180亿个“关注”关系编织出的正是这样一个独特的舆论场,即使是在媒介碎片化、注意力分众化的当下,微博几乎从不错失对任何热点的呈现与讨论。
而被微博牢牢抓住的“热点”,正是撬动微博长期增长的动力之一。
二、46个垂类与兴趣构建的社交关系3180亿个“关注”代表着微博的用户关系,招股书中的另外一个数据则揭示出微博的内容生态:2021年6月,微博拥有名人、明星与娱乐、媒体、游戏等46个垂直领域内容。
微博对垂类的重视大概开始于2013年,当时,微博刚刚走出爆发式增长的阶段,熟人社交的吸引力下部分用户开始向微信转移,大量的内容从微博抽离、新的内容又无法补给。微博经历了一个相对沉寂的阶段,而这也正是微博走向“垂直化”的开端。
当微博开始将运营重点从顶部的明星名人,转移到垂直领域的中小V后,所谓的网红现象开始产生。喜好相同的用户通过“网红博主”聚集、沉淀,从而构建以兴趣为中心的内容消费场域,在近些年的发展中,从服饰、美妆,到体育、游戏,类似的微博场域越来越丰富。根据招股书,微博的46个垂类中,28个月浏览量超过100亿。
其中,游戏是微博过去一年流量增长最大的领域之一,且已成为仅次于娱乐的最大一个垂直领域。据观察,越来越多的游戏类博主基于差异性需求在微博聚集:游戏官方运营账号在微博更新活动消息,游戏大V发布实况解说,电竞俱乐部通过微博与粉丝沟通赛事赛程、选手变动,电竞选手们也将微博作为了社交主战场。
官方机构、电竞选手、游戏大V的驻扎,使得更广泛的游戏爱好者被圈定在微博平台内,圈层内的互动就自然烘托起讨论氛围及讨论声量。在此基础上,微博不断丰富的功能,就进一步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热点消费及互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