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12月6日电(采访人员栾瑞英)2021人工智能合作与治理国际论坛于12月4日在清华大学成功举办。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苏世民书院院长、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院长、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主任薛澜,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学术委员龚克,联合国助理秘书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政策与方案支助局局长徐浩良,卡内基理事会资深研究员、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学术委员温德尔·瓦拉赫,清华大学智库中心主任、智能社会治理研究院院长、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苏竣,加拿大国际治理创新中心总裁罗欣顿·麦德拉等专家出席论坛并作主旨发言。
【 薛澜|2021人工智能合作与治理国际论坛聚焦如何构建一个平衡包容的人工智能治理体系】薛澜在主旨发言中指出,当前人工智能治理已从理念探讨走到了实践探索的前沿,人工智能治理在数据、算法、算力、场景等层面面临挑战,未来人工智能治理需建构“政府、企业、公众、大学与科研机构、媒体、非盈利组织、国际组织”等多主体参与,通过“形成价值共识、多主体分工协作、治理理念迭代优化”等治理机制推动人工智能健康发展,促进人类福祉提升。
文章插图
薛澜主旨发言
龚克表示,人工智能是一种新兴生产力,任何东西都无法阻挡新兴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人工智能治理应该促进其创新以造福人类和地球,而不是通过将其限制在现有体系中来遏制其发展。
文章插图
龚克主旨发言
徐浩良认为,人工智能已在世界各地推动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也推动了教育、交通等其他领域的发展,人工智能的发展与治理需要并肩而行。虽然人工智能有助于扩大规划项目的规模,但也由于知识匮乏、疏忽或因恶意,加重了偏见、排斥和歧视。因此,我们需要跨国界、跨行业和跨代际的合作来制定必要的治理框架,比如能让政府、国际组织、科技公司和民间团体共同参与的多利益攸关方模式,这样有助于建立信任,识别偏见、歧视等风险,并加快项目实施进度。
文章插图
徐浩良主旨发言
温德尔·瓦拉赫认为,人工智能国际治理机制应该具有敏捷性、适应性、预见性、响应性和包容性,中美两国参与制定人工智能国际治理方案,将使其更具有可行性。每个国家需要处理好对国家安全和国际合作双重需求之间的关系,接受国际标准的同时,积极开展旨在应对新挑战的前瞻性对话。全球正在大量制定并实施人工智能治理的标准,各国之间的标准也会产生冲突,我们需尊重文化差异,并在经过多个阶段的发展之后,形成有效的人工智能国际治理机制。
文章插图
温德尔·瓦拉赫主旨发言
苏竣认为,人工智能治理需构建有人文温度的智能社会治理体系,需要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应对科学技术带来的问题,遵循科学、规范、量化、循证的研究范式,充分利用我国人工智能应用广泛、场景多样的优势,积极开展人工智能社会实验,探索智能社会治理的中国道路。
文章插图
苏竣主旨发言
罗欣顿·麦德拉表示,人工智能从数据输入到技术输出的治理至关重要。在未来一方面需要建立包括政府、私营部门、非政府组织等共同参与的人工智能国际合作机制,充分发挥中美两国以外第三方国家的作用。另一方面,需要建立健全“以人为本”的全球人工智能工作委员会,传递正确的价值观。
- text|《2021大数据产业年度创新技术突破》榜重磅发布丨金猿奖
- CPU|元宇宙+高端制造+人工智能!公司已投高科技超100亿,股价仅3元
- 分成|YY直播:2021年公会和主播分成超50亿
- 智能手机|全球第17位!App Annie报告:2021年中国人均每天用手机3.3小时
- App Annie:2021 年人们平均每天玩手机近 5 小时
- 图灵奖|中国科技团队创历史,360打破行业垄断,登顶世界最强人工智能榜
- 图灵奖|“世界最强”人工智能榜单,“中国代表队”力压群雄登顶榜首
- 核桃|核桃编程荣膺“2021中国网·科技企业先锋榜”年度品牌影响力企业
- 恶意软件|报告称 2021 年 Linux 的恶意软件样本数量增加了 35%
- QQ音乐的2021专辑盘点,是如何征服资深乐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