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环境低温激增AAD发病风险

【病例|环境低温激增AAD发病风险】冷空气“到货” , 心脏还好吗?近日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王春生教授团队联合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陈仁杰教授团队 , 开展了一项多中心病例交叉研究 , 分析了我国环境温度与相邻两天温度变化(TCN)对急性主动脉夹层(AAD)发病的影响及其时间滞后特征 , 为医生在寒潮前后更好管理患者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
急性主动脉夹层由主动脉壁内层撕裂和主动脉中层分离引起 , 是目前已知最危险的心血管急症之一 。 即使近年来AAD的治疗取得较大进展 , 其病死率仍居高不下 。 因此 , 识别潜在的AAD危险因素对预防其发生尤为关键 。 由于临床实践中 , AAD通常具有冬季发病高的特点 , 因此研究者推测环境温度可能是重要的环境风险因素 。 既往气象因素与AAD关联性证据大多来自单一城市的病例描述性研究或生态学时间序列研究 , 因果推断效力不强 。 为解决这一科学问题 , 本研究基于我国主动脉夹层登记数据库 , 采用个体水平上的时间分层病例交叉设计 , 分析了患者家庭地址附近的环境温度与相邻两天温度变化对急性主动脉夹层发病的影响及其时间滞后模式 。
中山医院这项研究结果以《环境低温和温度骤降与急性主动脉夹层发病:一项病例-交叉研究》为题发表在国际心血管领域顶级期刊《欧洲心脏病学期刊》 。 该研究纳入我国七大地理分区中的14家大型三甲医院 , 依据一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 , 共分析了2009-2019年期间的8182例AAD确诊患者 。
结果发现 , 较低的日平均温度和AAD风险呈现几乎线性的暴露反应关系 。 当日平均温度小于24°C时 , AAD风险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当日平均温度大于28°C时 , 未见AAD发生风险 。 相邻两天温度变化(TCN)和急性主动脉夹层发生风险之间呈现反向的暴露反应关系 , 即负TCN(即当天平均温度较前一天下降)与AAD风险增加相关 , 而正TCN(即当天平均温度较前一天上升)与AAD风险降低相关 。
研究人员对日均温度相关风险的时间滞后分布结果显示 , 环境低温能显著增加当日的AAD发病风险 , 该效应在第2天明显降低 , 在第3天则进一步衰减到不具有统计学显著性 。 TCN相关风险的时间滞后分布结果显示 , 当日比昨日降温(TCN为负)能显著增加当日的AAD发病风险;与此相反 , 升温(TCN为正)能显著降低当日的AAD发病风险;TCN的效应可持续6天 。
“该研究结果有助于医生和潜在易感个体更好地管理AAD发病风险 。 当遇到寒冷天气或气温骤降时 , 易感个体可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 如避免户外活动 , 加强保暖措施 , 及时使用空调 , 加强血压监测等 。 ”研究者分析 。
这是目前全球最大规模的环境温度变化与急性主动脉夹层发病风险的流行病学研究 , 采用了个体水平的时间分层病例交叉设计 , 可有效控制主要的混杂因素 , 从而为识别环境低温及气温骤降作为AAD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提供了强有力的流行病学证据 。 采访人员 唐闻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