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巨头争霸元宇宙,误伤了谁?( 二 )


相比之下 , Meta在个巨头圈子里就比较尴尬 , 过多地依赖宣传、游戏做营收 , 有点儿像海滩沙塔 , 他们迫切需要找到新的增长点 , 以巩固巨头身份 , 这也是为什么小扎非常上心元宇宙 , “改名”是一个神来之笔 。
巨头争霸 , 普通人要冷静跟风投资
元宇宙的概念爆红之后 , 相关的技术突破、商业模式、法律制度都需要长时间地思考和沉淀 。 一般来说 , 发展的顺序是:社会认知落后于技术突破 , 而法律制度完善又要落后于社会认知 。 但有一种活动却经常插队 , 那就是金融、投机行为 , 他们天生自带一种癫狂 , 能出现在任何的顺序之中 , 同时 , 也意味着高风险 。 事实上 , 全球范围内的金融都带有类似的原罪 。
如前文所述 , Meta的投资动辄100亿美金 , 这些都是经过众多专家分析之后的战略投资 , 但是这一股高大的春风 , 也让大量投机分子蠢蠢欲动 , 他们在春风中闻到一股“钱的味道” , 而这些钱就来自于普通人的暴富梦 。
中国很多大媒体都在发文 , 提醒谨慎投资元宇宙 , 警惕不要落入庞氏套路 。 在曝光的一些案件中 , 套路大抵相似:投机者依旧利用大家想要“快速暴富”的心理 , 信口承诺“投资40天 , 资产翻18倍” , 再加上老师们也不乏博学之士 , 能轻松地写出一大串的元宇宙公式 , 能创造性地发明出ME币种 , 声称这个币种未来会是元宇宙的交易货币 , 现在首期发行 , 有强大的上升空间 。 显然 , 这有点儿像填鸭式的推销 , 稍微有一点儿技术含量的 , 则是购买元宇宙概念股 , 但很多相关公司尚未开展落地业务 , 没有办法通过经营管理给投资者带来收益 , 至于说 , 如今爆红的NFT电子收藏品 , 更是具有明显的金融属性 , 创作一副电子版的蒙娜丽莎 , 售价高达7000万美金 , 玩的就是概念 。
国内一些互联网巨头 , 包括蚂蚁、腾讯等等 , 在面对元宇宙时 , 也不敢冒进 , 特别是腾讯显得非常佛系 , 大有只做“千年老二”之胸怀 。 他们把元宇宙、NFT投资同现有业务结合起来 , 比如推出《一人之下》NFT纪念画像以及向老员工发放纪念版NFT , 宣传企业文化礼物 。 腾讯此举获得业界一致好评 , 也用实际行动告诉普通玩家:巨人如此保守 , 你们又有什么实力冒进元宇宙呢?(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