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耳鼻舌身意,严肃地聊一聊元宇宙的“技术拼图”( 二 )


其次 , 硬件的终极价值要靠体验来兑现 , 这要求VR/AR厂商能够建构起足够庞大的内容和社交平台 , 为用户提供和现实中别无二致的工作、娱乐和生活体验 , 目前只有Meta能够将社交优势与VR技术优势叠加在一起 , 产生1+1>2的效果 。 比如Facebook的虚拟会议 , 就用了两年多时间 , 让多达16人(以化身为代表)一起坐在虚拟会议桌旁开会 。 此前 , Meta还展现了一些全新的技术硬件 , 比如AR眼镜HorizonHome , 允许用户邀请他们的朋友进行虚拟社交聚会 , 并且随时随地可穿戴 , 让虚拟现实的交互无处不在 。
眼耳鼻舌身意,严肃地聊一聊元宇宙的“技术拼图”
文章图片
硬件+生态这条路背后 , 是沉淀多年的技术优势 。 比如强大的人工智能模型 , 来理解用户手势指令的上下文逻辑 , 最终确定需要执行的操作;再比如情境感知 , 理想情况下 , 用户只需要单击一次 , 即可执行任何想做的事情;提升佩戴舒适度 , 也需要降低VR头显的“运动病”发生概率 , 增加AR可穿戴设备的柔软度和舒适度 , 让它们尽可能被全天候使用 。
模拟视觉的软硬件能力 , 是一项艰巨的长期任务 , 还有多年的研究要做 。 短期内 , 元宇宙还是聚焦于VR/AR 。
更早播下种子的Meta , 确实有可能率先收获 , 从元宇宙上赚到钱 , 这也就不难理解它孤注一掷拥抱元宇宙的决心了 。
元宇宙之体
要让用户在数字世界里有更丰富的感觉 , 来自身体的触觉交互和动态感知 , 是元宇宙的核心挑战之一 。
最近 , Meta的RealityLabsResearch实验室 , 就发布了两个重要的产品 。
一是可穿戴手套 , 可以在虚拟的VR空间感受真实的触觉 。
想象一下 , 当你在元宇宙咖啡馆里工作时 , 虚拟键盘每一次击键的触感都能被完美感受;在元宇宙游戏中 , 你可以感受到木质桌面的粗糙和书本表面的光滑……是不是体验感会大大提升?是不是比在VR里简单地看到自己拿起来了更有趣味、获得更多信息?
而Meta这次发布的触觉手套 , 就在手套上安装数百个气动装置 , 遍布整个手部 , 可以在佩戴者做出触摸动作时协同改变形状 , 通过气压来呈现逼真的触觉感觉 。
这种装置使得研究人员不得不转向软体机器人等新兴领域 , 来规避传统机械耗电、僵硬、体积过大等问题 。
同时 , 为了精确地知道用户的手在虚拟场景中的位置 , 是否与虚拟物体接触 , 产生的作用力多大 , 还需要研发新型的触觉渲染系统 , 根据手的位置、对虚拟环境的理解、虚拟物品的重量纹理和刚度等等 , 向手套的气动装置发送正确的指令 , 需要构建相应的软件和算法建模 。
为了达到真实的触觉模拟 , 2017年RealityLabsResearch团队就开始尝试 , 将不同材料(木材、大理石、泡沫)制成的虚拟球体与单个振动触觉设备建立关联线索 。
眼耳鼻舌身意,严肃地聊一聊元宇宙的“技术拼图”
文章图片
除了手部跟踪 , 身体动态也能给虚拟世界增加不少体验感 。 如何让身体数据能够输入系统并被模拟呢?
Meta的研究团队将手腕智能设备与AI相结合 , 进而感知动态环境 。
相比手套、VR、语音等输入方式 , 手腕设备更适合全天无感知佩戴及交互 。 但技术挑战在于 , 如何将运动信号准确地转换为数字指令 。
Facebook在2019年收购CTRL实验室使用传感器 , 尝试通过神经信号让用户直接控制机器 。 通过手腕的肌电图信号 , 系统可以理解哪怕一毫米的手指运动 , 进而转换为数字命令发送到设备上 , 实现数字交互与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