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l|微信进入“拆哪儿”阶段

kol|微信进入“拆哪儿”阶段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财经无忌,作者丨无锈钵
腾讯的“拆墙”动作还在延续。
继9月17日发布《关于〈微信外部链接内容管理规范〉的声明》,提出分阶段分步骤的“拆墙”计划,11月29日,第二阶段的“互联互通”方案又出现在了微信的官方公告之中。
相比9月份的第一阶段方案,这一次的力度不仅更大,相应的措施也更为直接,具体包括:
点对点聊天场景中可直接访问外部链接
群聊场景下试行开放电商类外部链接直接访问功能
计划开发自主选择模式,为用户提供外链管理功能
某种意义上,这一方案的出台,意味着持续了8年的“链接屏蔽战争”,正在逐步走向对腾讯不利的态势。资本市场的波动也印证了这一点,截至11月30日收盘,腾讯控股(00700)跌幅一度达到3%。
宏观来看,整个中文互联网世界,此次拆墙所带来的蝴蝶效应也仍然在酝酿。
基于此,本文将通过对下述三个问题的探讨,分析此次事件所带来的深度影响:
1. 腾讯对于“墙”的态度经历了怎样的转变?
2. 微信“拆墙”背后,头部互联网企业的损益如何?
3. 用户和KOL们的春天来临了吗?
“筑墙”背后的攻守道中文社交产品中,微信一直以“保守”和“克制”的形象呈现于用户面前,森严的壁垒,同样也是这一形象的细节体现。
尽管一年前的公开课上,效率主义者张小龙发表过一系列关于小程序“链接商业场景”的畅想,但宏观来看,这种有限意义上的“互联互通”,更多还是发生于腾讯内部的市场与产品生态中。
相形之下,摆在许多非友商关系的头部企业和中小APP产品面前的,则是由一连串火星文和红色叹号所构筑的高墙。
宏观来看,这也是微信承受监管层关于“解除屏蔽”的首轮炮火的根源。然而有趣的是,被视作典型案例的腾讯,却并非“筑墙”模式的首创者,并且一度也曾饱受“屏蔽”之苦。
回顾过去,腾讯首次使用“屏蔽”手段,还要追溯至2013年的一次“反击”中。
彼时,阿里旗下的淘宝发布公告称,出于用户安全的考虑,将在一个月内全面屏蔽外链二维码图片, 矛头直指最大的外部流量源头——微信。
据当时媒体报道,基于淘宝和微信的开放性,在第三方开发者的帮助下,大量卖家曾在微信上建立专属页面乃至店铺,并在微信内浏览商品,调用支付软件付款,这让担忧流量控制权失守的阿里倍感焦虑。
再加上那段时间,公认的“移动支付元年”尚未来到,支付宝也还没有形成今天这样系统化的成熟战力,或许是基于上述两者考虑,阿里选择了对微信发难。
资料显示,源自淘宝的封禁一度让活跃于微信上的淘宝客元气大伤,并让双方的关系一度降至冰点。
对此,腾讯官方的措辞是:“淘宝这种强制封杀的做法,伤害了用户的沟通体验,令人遗憾。”
此后,“腾讯系”下属的腾讯视频、京东、美团等一众企业,都曾采取“对等反制”措施,以各式各样的理由对包括支付宝在内的“阿里系”产品展开封禁。
如果说,彼时的腾讯,对于封禁的态度还是“反击”和“自卫”,那么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市场的逐步扩大,后续察觉自身流量优势的腾讯,则将“筑墙”这一手段,运用到了扩大企业竞争优势之中。
时间拨回2014年。在那场“腥风血雨”的出行大战中,快的与Uber或许不会忘记腾讯。各类补贴正酣时,微信却屏蔽了快的和Uber的红包链接。按照快的打车的表述,2014年11月21日开始,快的打车红包分享功能被腾讯封杀,但有媒体测试称:“与腾讯有战略合作的滴滴打车则并未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