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五号29日发射,真正意义的空间站来了!专家:6人同时在轨,也不会有人没床睡( 二 )


杨宇光介绍 ,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人类的第三代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开始 , 乘组在轨进行任务轮换的惯例就已经形成 。 此次进行在轨轮换 , 是追赶国际先进水平的需要 。
“从必要性的角度来看 , 中国空间站很多实验是跨乘组周期的 , 一个乘组例行在轨驻留的半年时间里不一定能做完 。 另一方面 , 空间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巨大的空间飞行器 , 管理非常复杂精细 , 甚至涉及到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 两个乘组面对面进行在轨的实验任务和管理任务交接更加可靠 , 能够保证安全性和正确性 。 ”杨宇光说 。
焦维新则表示 , 实验有什么特点 , 取得了什么成果 , 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 面对面现场交接沟通可以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 , 更好地维护空间站的正常运行 。
“但从充分性的角度考虑 , 肯定还有很多技术挑战需要解决 。 ”杨宇光说 , 整个空间站的运行是要靠可再生式的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 , 3个人和6个人显然负荷是不一样大的 。
据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介绍 , 首次实施乘组在轨轮换 , 面临两方面的挑战 。 一是在轨资源的优化保障 , 二是工作计划管理与协调 。 在生活方面 , 在轨配置了两套厨房设备 , 可同时进行进餐准备 , 根据空间大小选择一起进餐或分场所进餐 , 两乘组可分享食品;此外 , 两个舱段配置了两个卫生区、六个睡眠区 , 均可独立使用 。
杨宇光认为这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提供了最大的支撑 , “像俄罗斯在国际空间站的核心舱只有两个睡眠区 , 如果三个人想同时睡觉的话 , 另一个人就得找个地方凑合 。 而我们在问天实验舱还有三个航天员的睡眠区 , 这就保证即使6人在轨 , 也不会有人没床睡了 。 ”
神舟十五号29日发射,真正意义的空间站来了!专家:6人同时在轨,也不会有人没床睡
文章图片
↑11月1日 , 梦天实验舱发射入轨后 , 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图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承前启后
“今后任务是全力做好科学实验”
杨宇光表示 , 神舟十五号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棒 , 也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一棒 , 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
11月3日 , 梦天实验舱完成转位 , 与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形成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合体 。 杨宇光表示 , 梦天实验舱转位成功 , 神舟十四号乘组进驻梦天实验舱 , 空间站的基本构型——T字型构型就已经完成了 。 从外观看 , 空间站基本建成 , 但是内部有很多纷繁复杂的工作要做 。
“有些机柜神舟十四乘组来不及弄好最终的状态 , 神舟十五要在整个的空间站再安装15个科学实验的机柜 , 进行6次货物由内到外的转移 。 从神舟十五到神舟十六的交接 , 就是一个在运营阶段的正常交接过程了 。 ”杨宇光说 。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助理季启明介绍 , 此次任务是空间站建造阶段最后一次飞行任务 , 任务主要目的为:验证空间站支持乘组轮换能力 , 实现航天员乘组首次在轨轮换;开展空间站舱内外设备及空间应用任务相关设施设备安装与调试 , 进行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进行空间站日常维护维修;验证空间站三舱组合体常态化运行模式 。
神舟十五号29日发射,真正意义的空间站来了!专家:6人同时在轨,也不会有人没床睡】在焦维新看来 , 神舟十五号的飞行任务是一个里程碑的事件 , 标志着空间站建设阶段已经完美收官 , 进入了空间站工作的新阶段 。 “今后的任务是全力做好科学实验 , 工作的重点就是开展多学科的科学实验 。 怎么能够更好地提高科学实验的水平 , 更快地出现更多的科学成果 , 这是我们以后追求的目标 。 ”焦维新表示 , 未来的航天队伍结构角色也会发生变化 , 增加不同的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