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生产线被“克隆”,郭台铭状告比亚迪,王传福回应:故意捣乱

提到郭台铭和富士康 , 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苹果代工厂 。 而提到王传福和比亚迪 , 大家最熟悉的是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 , 如今比亚迪更是连续半年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冠军 。 但富士康与比亚迪之间的较量 , 郭台铭与王传福之间的恩怨 , 却很少有人知道 。
而这还要从2003年的一场官司说起 。
怀疑生产线被“克隆”,郭台铭状告比亚迪,王传福回应:故意捣乱
文章图片
一、靠廉价劳动力起家的比亚迪
1995年2月 , 王传福创立了比亚迪 , 并将当时国内的廉价劳动力运用到了极致 。 王传福认为 , 20名工程师的工资远低于一台机械手臂的购买及维护成本 , 且人工比机械手臂更加灵活 。 于是他就将自动化的生产线分解成了一个个可以用人工完成的工序 。 创立初期的比亚迪凭借这种“半自动化、半人工”的模式不但大幅降低了运用成本 , 而且还可以避免批量加工出错后的大规模召回难题 。 凭借这种模式 , 比亚迪生产出了价格更低的的镍镉电池 , 并在创业当年年底 , 拿到了中国台湾无线电话制造商大霸电子的订单 。
2000年的时候 , 比亚迪又研发出了锂电池及生产线 , 比亚迪在锂电池领域的排名仅仅在松下、索尼、三洋之后 , 其极强的研发能力和生产能力 , 使其成为了诺基亚、摩托罗拉等手机巨头的电池供应商 。
怀疑生产线被“克隆”,郭台铭状告比亚迪,王传福回应:故意捣乱
文章图片
2002年 , 比亚迪成功在香港上市 , 同年年底 , 王传福会见了郭台铭 , 参观了富士康在深圳的生产线 , 并想让富士康帮比亚迪代工一些产品 , 然而这次参观双方不仅没见达成合作 , 反而成了双方结怨的导火索 。
二、与富士康“结仇”
2003年 , 郭台铭突然发现曾经与富士康合作的上游客户正在转向比亚迪 。 经调查发现 , 富士康最赚钱的项目 , 比亚迪总能最短时间地跟上 , 而且 , 比亚迪在订单上的报价也总比富士康低一点点 , 对于郭台铭来说 , 王传福简直是在“克隆”自己的生产线 。 同时 , 郭台铭还认为比亚迪有意从富士康挖走了400多名员工 , 并窃取了大量关于富士康的机密文件 。
怀疑生产线被“克隆”,郭台铭状告比亚迪,王传福回应:故意捣乱
文章图片
因为从年初开始 , 富士康集团有从事手机设计、制造等业务的400多名员工 , 都陆续跳槽到了比亚迪 。 对此 , 富士康对向亚迪发起诉讼 , 并在2007年 , 两次阻挠比亚迪电子在港股的上市申请 , 一次是2007年7月底 , 一次是2007年9月 。 致使比亚迪电子直到2007年12月才上市 , 对此 , 王传福曾在公开场合指责郭台铭的“故意捣乱” 。 而这场富士康与比亚迪的官司纠缠了5年之久 , 直到2012年6月才得以停止 。 而让郭台铭放弃纠缠王传福的是巴菲特的“搅局” 。
三、巴菲特打破原则 , 投资比亚迪
了解“股神”巴菲特的人都知道 , 他在投资比亚迪之前 , 已经连续29年的投资生涯中有26年击败了美国标普500指数 , 且创下了“永不亏损”的记录 。 而巴菲特能保持这个记录主要基于两点原因:其一、不投资科技公司 , 其二、轻易不投资 , 一旦投资必然重仓 。 然而巴菲特的两条原则在比亚迪这里都被打破了 。 首先 , 比亚迪是家专注于新能源电池研发的科技公司 , 其次 , 巴菲特投资比亚迪的金额打破了自己“最小投资额记录” 。
怀疑生产线被“克隆”,郭台铭状告比亚迪,王传福回应:故意捣乱
文章图片
2008年 , 巴菲特原本打算出资5亿美元拿下比亚迪20%的股权 , 但被王传福拒绝了 。 王传福告诉巴菲特他并不缺钱 , 而是希望通过巴菲特打开美国市场 。 最终 , 巴菲特以2.3亿美元入股比亚迪 , 占股10.98% 。 而巴菲特的投资让郭台铭无比紧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