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经纬张颖最新分享:科研创业代替互联网创业时代,我有9大建议( 三 )


7.转换市场思维 , 不要自嗨 , 适当放下心中的骄傲 。
科研背景的创始人选择创业 , 其实本质是进入了另一个领域 , 要能打破一些条条框框 , 要接地气 , 甚至要有狼性 。 科研的归科研 , 商业的归商业 。
科学家往往是顺向思维 , 喜欢从技术路线去思考产品形态 , 但市场往往需要的是逆向思维 , 要根据商业需求去倒推技术匹配 。
身份的转换也标志着成就评价方式的转变 , 不能因为在研究和技术上处于前沿和有新突破而自嗨 , 要能够从市场的角度来评价每项成果 , 客户认可才是最重要的 , 要放下一些作为科学家的骄傲 。
8.以创始人为主导去主动学习和了解政策 。
和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互动一定是长期的积累 , 正向的积累 , 只有这样才会让相关部门、监管部门对你的公司有了解 。
在一些关键的节点上 , 不管这个关键点是好是坏 , 才可能让相关部门给你更多赋能 , 或更多沟通的边际 。
没有这些积累 , 就不可能期待当真遇到关键时刻 , 就能获得相关部门的支持或理解 。政府鼓励科技创新 , 给予了大量的引导、扶持、激励政策和措施 , 科研背景的创始人一定要主动学习和了解 。
在早期 , 创始人一定要自己来主导 , 以身作则 , 去花一定程度的时间 , 有方向、有节奏 , 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 , 寻求长期交流和协作 , 在相对成熟、稳定后可以引入GR同事来帮忙 。
9.懂人性 , 允许灰度的存在 。
科学家的世界往往是非黑即白的 , 是喜欢坚持真理的 。 但在公司的实际运营中 , 灰度的存在是必然的 , 要有妥协和包容 。
这些灰度可能会存在于对员工的处理 , 对商业合作的妥协 , 对条款的容让 , 与对手的竞合 。因为并不是所有事情都能真的对事不对人 , 科学家喜欢琢磨事儿 , 不喜欢琢磨人 , 但很多事情背后还是人在决定的 。
同时出现摩擦的时候 , 要想解决问题 , 就不要纠结对错 , 而是从人性出发去做换位思维 。
怎么去综合理解人性 , 能跟不同个性的人有效沟通 , 达到商业目标 , 获得发展 , 我们不奢求大家都能八十分以上 , 但要有意识去提升这块的心力 , 才能把自己从一个科学家转换成企业家这条路走得更稳、更远、更长 。
上面这些观点和建议是基于过去我们经历的真实案例和真实交流 , 做出的一些总结 , 一些思考和调整 , 一些赋能的方法 。
经纬能做的 , 也许就是在系统性赋能科技创业者的过程中 , 不断思考创始人们可能遇到的各类现实场景问题 , 并前置做好补齐预案、建议 , 这也是我们最近在提炼的“投后场景化”概念 。
我把这些建议们发出来 , 第一是对自己的提醒和自勉 , 第二也是希望更多科技类创始人能看到 。
这九条建议可能对应到个人的只有2、3条 , 但是只要能把自己真正认可的几条 , 花时间去变成一个结构化、流程化对自己的优化提升路径 , 那对科研属性创业者自己的成长就一定是有帮助的 , 对科研属性的创业公司也一定是有加分的 。
不期盼这九条建议能收获多少认同 , 更期待真的有科研属性的创业者在读完这些建议后 , 在想清楚后有所动作 , 一时的触动远不如立即的行动 。
哪怕这些建议最终只帮助到一家公司 , 那我们这个整理也是有意义的 。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