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的今天|党史里的西昌航天 | 嫦娥五号升空,文昌航天发射场晋升探月新母港

一年前的今天|党史里的西昌航天 | 嫦娥五号升空,文昌航天发射场晋升探月新母港
文章图片
一年前的今天 , 2020年11月24日 , 随着一声轰隆巨响 , 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将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发射升空 , 约2200秒后 , 进入预定轨道 。 至此 , 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首次执行探月发射任务圆满成功 , 文昌接过西昌的历史接力棒 , 正式成为中国探月新母港 。
中国探月计划的起点 , 始于素有“月城”之称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 时间回溯 , 2007年10月24日 , 中国探月工程的首颗卫星——嫦娥一号启程奔向38万公里外的月球 , 这次神秘太空之旅的起点 , 就是四川大凉山腹地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发射场 。 此后 , 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嫦娥四号陆续从西昌发射场启程 , 奔月、绕月、落月 , 将望月千年的中华民族与月亮的距离越拉越近 。
而完成“绕、落、回”最后一步的嫦娥五号重达8.2吨 , 国内现役运载火箭中只有长征五号才能担此重任 , 正好与嫦娥五号发射形成最佳“搭档” 。 因此 , 文昌航天发射场成了新探月母港的不二之选 。
一年前的今天|党史里的西昌航天 | 嫦娥五号升空,文昌航天发射场晋升探月新母港
文章图片
“时至今日 , 每每想起那天的场景还是会心潮澎湃 。 ”作为嫦娥五号任务的01指挥员 , 提起一年前的今天 , 胡旭东记忆犹新 。
让“胡01”难忘的除了任务的顺利圆满 ,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 。 发射前夕 , 托举着嫦娥五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需要从测试厂房出发 , 经过长达2.8公里的转运轨道到塔架前 , 在长长的转运路上陈列着十六个鲜红的大字“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 , 当火箭运抵至“稳”字时 , 发射场的宣传骨干用相机将这一幕定格住 , 这张照片在网上引发了广泛传播 , 众多网友纷纷留言“嫦娥五号稳了!”“中国航天 , 稳!”“看见这个稳字 , 心里就放心了!”
巧合的是这张充满意蕴的照片 , 正好体现出了嫦娥五号任务最大的特点——“稳” 。 “这次任务与之前的探月任务不同 , 之前的探月虽然最终都创造了“零窗口”发射记录 , 但是过程中都或多或少有一些曲折 , 但是嫦娥五号任务从设备进场 , 到最后下达“点火”口令 , 再到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 过程中没有出现过任何产品质量问题 , 也没有出现过任何误指挥、误操作 。 ”回忆任务过程 , 胡旭东也忍不住感慨 。
一年前的今天|党史里的西昌航天 | 嫦娥五号升空,文昌航天发射场晋升探月新母港
文章图片
一年前的今天|党史里的西昌航天 | 嫦娥五号升空,文昌航天发射场晋升探月新母港】顺利的背后是航天人们精益求精 , 全力以赴的结果 。 从任务初始 , 文昌航天发射场就对岗位人员进行了大量的准备训练 , 从图纸学习到桌面推演 , 对各种方案预案也进行了充分演练;立足于前期任务经验 , 对发射场的设备设施也进行了完善改进 , 解决了很多隐患不足 , 设备更加稳定可靠 , 实验文书经历了多轮耦合迭代更加成熟 , 指挥链路和流程更加流畅 , 这才保证了从测试到加注到发射的一系列圆满顺利 。
长期关注航天新闻的人都会注意到一个有意思的镜头 , 当01指挥员下达点火口令时 , 总有一个按“点火”按钮的手指 , 这个按点火按钮的人也被誉为“金手指” 。 外人看来再简单不过的按按钮 , 其背后蕴藏的工作却极为复杂艰巨的 。
嫦娥五号任务的“金手指”尹景波回忆 , “控制系统作为火箭测发三大系统之一 , 被比作火箭的‘中枢神经’ , 肩负着确保火箭姿态稳定、准确入轨的重要任务 , 而‘金手指’代表的发控台岗位又是控制系统的中枢 , 几乎所有前端设备都要通过此处控制 , 这台面板汇集着百余个按钮代表不同指令 , 其上方小小一个显示器里的两百多个参数则代表不同设备状态 。 正是这些参数后的上百个操作手们打起十二分精神 , 时刻紧绷“防三误”这根弦 , 一次一次操作保精准 , 一个一个节点保顺利 , 才确保我能顺利按下‘点火’按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