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华为的“广积粮缓称王”,为什么我不看好小米造车?|观察室( 二 )


此后 , 澎湃芯片在小米后续产品中销声匿迹 , 直到今年3月30日在小米MIXFOLD折叠屏手机上 , 才以影像芯片(ISP)澎湃C1的形式重出江湖 。 但由于其功能只聚焦影像处理而不再是Soc这样的系统级芯片 , 其综合性能与当年的澎湃S1不可同日而语 。
回顾小米公司的历史 , 其起家的核心竞争力并不在于其核心技术“代表先进生产力” , 也并没有当年华为海思K3V2芯片反响不好 , 还持续投入迭代更新的坚持和毅力 。
对比华为 , 可以看出小米从企业的经营哲学上 , 更喜欢“避实就虚” , 也缺少对核心技术攻关的毅力 , 更谈不上建设自己的“技术护城河” 。 从小米的历史、雷军对其生态链下属企业“车与马”的关系和管理哲学中也能看出:小米缺少一种对核心技术进行持续投入的坚持和耐性 。
华为为什么不直接造车?
恰恰就在小米宣布造车的第二天 , 3月31日 , 华为发布了2020年报告 。 在报告中华为强调:华为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定位是“增量部件供应商” 。 目标是帮助车企“造好”车 , 造“好车” 。 报告同时透露 , 华为已经开发了下一代智能网联汽车全新的计算与通信架构 , 华为打造的30多个智能化部件也将陆续上市 。
相比小米直接下场造车 , 华为更愿意做车企背后的“那个男人” 。 更愿意做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舍弗勒、博世、麦格纳 。
为什么两家同样做手机的国内巨头 , 对待造车这件事会选择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笔者以为 , 这是由两家企业不同的发展路径所决定的 。 华为擅长攻坚 , 擅长做系统供应商、做上游 。 而小米则擅长供应链管理和用户运营 , 以及所谓的互联网思维 。 一个重 , 一个轻 。 一个慢 , 一个快 。
相比小米直接下场造车 , 笔者更欣赏华为的“深挖洞、广积粮、缓称王” 。 举个例子 , 在智能汽车最重要的核心技术——计算平台领域 , 华为已经推出了自己的MDC解决方案 , 集成自研的鲲鹏CPU芯片、昇腾AI芯片、图像处理芯片 , 搭载自己的操作系统 , 可支持L2-L5级的自动驾驶 。 其2018年发布的华为MDC600计算平台已经可以达到325TOPS的算力 , 达到了国际级的水准 。 相比华为 , 小米这方面的积累几乎还是零 。
当然 , 小米手里有钱 , 完全可以通过并购完成计算平台等核心技术的产业布局 。 国内也有不少主攻计算平台和操作系统的公司 , 也不会排斥被小米并购 。 雷军也称要“用5-10年的时间为造车做准备” 。
但是 , 产业地位的后发短板 , 底层技术的搭建成熟 , 造车经验的完全欠缺 , 能用5-10年追上来吗?
再加上 , 由于汽车芯片、操作系统为代表的基础科研领域投资周期长、见效慢 , 与互联网企业轻资产、追求短期效益的特点相背离 , 就像我们看不到哪个互联网企业创始人去“互联网造芯片” 。 互联网基因的小米会愿意去干这些苦活累活吗?
对比华为的“广积粮缓称王”,为什么我不看好小米造车?|观察室
文章图片
最后 , 汽车技术和制造与消费电子有着天壤之别 。 私人汽车的寿命通常达到十数年 , 车辆在设计阶段就要充分考虑驾驶者与乘客在全寿命周期内的安全问题 , 是当今对可靠性和工况稳定性要求最顶尖的大众消费品 。 包括整车车体制造工艺、车内电子等各个方面 , 手机巨头会发现汽车产品的耐高温、耐低温、抗震等诉求远不是自己原本所擅长的消费电子可比 , “隔行如隔山”的冰冷现实有可能让手机巨头们一筹莫展 。
为什么风险这么大 , 小米还要义无反顾杀入汽车业呢?雷军在发布会上用“树欲静而风不止 , 在时代的大潮中小米将何去何从”来形容自己此前考虑造车与否的心路历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