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雪梨被罚,主播“无主”

头部|雪梨被罚,主播“无主”
文章插图
雪梨、林珊珊
文丨数字力场,作者丨佘宗明
01不少主播要“税”不安稳了。
两名头部主播雪梨、林珊珊分别被罚6555.31万元和2767.25万元,颇具杀鸡儆猴之效。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查税潮的风浪已至。
事情来得并不突然。今年9月以来,要求加强对明星艺人、网络主播税收管理的政策动作就迭出。
以往主播行业收入构成多元(可能包括打赏收入、平台或经纪公司分成收入、劳动报酬收入、广告收入、线下商业演出收入等),税收监管挺难。
但现在,“以票控税”转变为“以数管税”,想查那是一查一个清楚。
以往有些主播经纪公司会在三亚、北海、宜春、舟山等地设个人独资企业。
但现在,税收洼地,莫非王土。
参照范冰冰偷逃税被查后“霍尔果斯注销潮”的情形,接下来,两大场景或将出现:
一,很多主播经纪公司开启“风紧,扯呼”模式。
二,主播圈会开启一波“补税潮”。
以往很多主播在直播带货时,都爱说“把××价格打下来”。
而今,查税也正将头部主播的高收入打下来。
专家们早就为这波整顿准备好了解说词:直播业要从野蛮生长走向规范发展了。
“××圈不是法外之地”的句式,也可以用上了。
从娱乐圈到主播圈,这股趋势无疑会利好两大职业:企业合规师,税务风控师。
02被强化税收管理,对主播行业的冲击波自然不小:这意味着,整个行业的“野蛮生长”红利正在消失。
但头部主播要面临的冲击,远不止精准查税。
就在前些天,李佳琦薇娅大战欧莱雅这事舆论热度很高。
外行看热闹:快来看,顶流主播跟美妆巨头打起来了。
内行看门道:欧莱雅们跟李佳琦薇娅们必有一战。
李佳琦薇娅们说:家人们,我给你们把价格打下去。
欧莱雅们说:凭什么要你们打掉?我自己打掉不行吗,给自己攒口碑还省坑位费,大不了跟平台买流量去。
然后朝自家主播吆喝一声:来,品牌自播安排起来。
说这是定价权争夺战也好,说这是品牌商对头部主播流量绑架的反制也罢,有一点恐怕没法回避——
品牌商与头部主播的蜜月期过去了,如今双方关系正变得微妙起来。
进一步讲,双方博弈的拐点时刻已至。
李佳琦薇娅跟欧莱雅的PK,则是个节点性事件。
想象下这副景象——
头部主播特别是超级主播,原本想挟话语权以令品牌商给“最低价”。结果品牌商们揭竿而起,打算“起义”:流量将相岂有种乎?
这是以李佳琦薇娅为代表的头部主播面前更大的“危机”。
03找明星代言,在节目植入,炒KOC(关键意见消费者)概念,搞MA营销……这年头,很多大品牌尽管知名度很高,但在营销投放上不吝投入。
它们是缺品牌力吗?
并不是,它们只是需要用品牌形象传递的连续性,去影响用户心智——说白了,就是让用户在其高频曝光中,知道其品牌内核是什么,并形成一贯性认知。
这些品牌商为什么要投李佳琦薇娅?
原因也不复杂:强大流量与高信誉度,让李佳琦薇娅们的直播间价值远不止于销售渠道,更是品牌曝光窗口;不只是售货柜台,更是广告位。
本质上,所有营销,在结果上都是为注意力资源付费,在形式上都是为流量买单。
近年来,直播带货就凭着对产品服务特性的场景化描述、可视化高频互动下的宠粉感营造、“买到就是赚到”的强诱导性等,实现了对流量的高维截获。
比起以货为中心的传统货架电商、以人为纽带的社交电商,直播带货营造的氛围场景对消费者的刺激会更强烈。李佳琦的一声“OMG,买它!”,就是很多粉丝多巴胺的召集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