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埃安第二代智能可变焦激光雷达“盯”的奥义( 二 )


激光雷达通过发射激光束获取一个点的具体位置信息,通过不断移动扫描便可以搜集一个区域内大量点组成的点云信息,从而还原这个区域的三维特征。也就是说点的密度越高,对这一区域的还原便越准确。
揭秘埃安第二代智能可变焦激光雷达“盯”的奥义
文章插图
揭秘埃安第二代智能可变焦激光雷达“盯”的奥义
文章插图
将率先在广汽埃安AION LX Plus上搭载的第二代智能可变焦激光雷达,是速腾聚创研发的RS-LiDAR-M1车规级智能固态激光雷达,在远场“凝视”模式下,他能够在ROI区域将垂直分辨率从0.2°提升为0.05°,也就是说这一区域的点云信息增加了4倍,自然便能够感知到更丰富的细节信息。近场“凝视”状态能够将扫描帧率从10Hz提升到30Hz,每秒种探测障碍物的次数增加3倍。这样的独特扫描方式,让第二代智能可变焦激光雷达从物理层面更好地盯紧重要目标。
揭秘埃安第二代智能可变焦激光雷达“盯”的奥义
文章插图
揭秘埃安第二代智能可变焦激光雷达“盯”的奥义
文章插图
芯片毕竟不同于人脑,感知的信息来自自然光还是激光或许并没有那么重要,但能够获得ROI区域更加丰富的细节信息,或许能够帮助计算平台更准确的把握周遭环境。盯紧目标,或许是自动驾驶之“眼”对人看世界更传神的仿生。
三、激光雷达路线的迭代
激光雷达在自动驾驶上的应用,最早可以追溯到2004年美国开始举办的DARPA无人驾驶挑战赛。第一届DARPA无人驾驶挑战赛最终以无一完赛惨淡收场,但次年搭载激光雷达的车辆便统治了第二届DARPA无人驾驶挑战赛的排行榜,也奠定了激光雷达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江湖地位。
揭秘埃安第二代智能可变焦激光雷达“盯”的奥义
文章插图
初期的车载激光雷达通过固定在一个旋转机构上的数十乃至上百组激光收发模组,不断旋转完成360°的扫描,被称为机械式激光雷达。激光收发模组价格不菲,并且需要复杂的人工调教,如此庞大的激光收发模组数量自然让机械式激光雷达价格高昂,并且如此大的体型和脆弱的机械结构也难以满足车规级要求。
揭秘埃安第二代智能可变焦激光雷达“盯”的奥义
文章插图
近年来,混合固态激光雷达以少量激光收发模组,通过镜面或镜片的旋转实现上下左右的扫描,实现了性能优异、成本更低,同时能够满足车规级要求。其中华为的转镜激光雷达和大疆览沃的棱镜激光雷达等成为了代表性的产品。转镜激光雷达通过大尺寸的镜面转动将激光束反射出去同时实现上下左右的扫描,而棱镜激光雷达通过两个带斜面的镜片,将激光束折射出去扫描出花瓣状区域。
揭秘埃安第二代智能可变焦激光雷达“盯”的奥义
文章插图
而率先在AION LX Plus上搭载的第二代智能可变焦激光雷达,采用了被称为MEMS的微振镜技术。反射激光束的不再是大尺寸的镜片,而是很多尺寸微小、可以更自如偏转的小镜片,这也就意味着第二代智能可变焦激光雷达可以对发射的激光进行更加精准的控制,在对ROI区域扫描时打出更密集的点云。
揭秘埃安第二代智能可变焦激光雷达“盯”的奥义
文章插图
当然,只有精准的控制并不足够,第二代智能可变焦激光雷达出点数高达750,000pts/s,极高的刷新率保证了其达能够获得足够密度的点云信息。我们对比一下目前热度较高的几款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的激光雷达数据,其中小鹏P5搭载2颗大疆览沃棱镜激光雷达,北汽极狐阿尔法S HI版搭载3个华为转镜激光雷达,蔚来ET7搭载1颗图达通双转镜激光雷达,而AION LX Plus搭载了3个速腾聚创第二代MEMS智能可变焦激光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