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车记录仪|打造企业级硬盘中坚力量,22TB大容量HDD功不可没( 二 )


对于企业级用户现有大容量HDD应用现状来说 , 数据中心典型应用场景在不断驱动需求的增长 , 从18TB提升到22TB对降低总体拥有成本立竿见影 。 因此 , 既然数据量呈现爆发式增长 , 势不可挡 , 那么企业级用户的细分需求必然会持续加速大容量HDD的创新 。
采用CMR与OptiNAND创新技术 ,
22TB HDD带给用户大容量存储更多可能
实际上 , 要满足企业级用户在大容量、性能、成本、稳定性等多个方面的高要求 , 硬盘厂商这几年不得不加速创新技术的采用 。
比如 , 西部数据22TB Ultrastar DC HC570 HDD就采用了全新CMR技术 , 同时融入了值得一提的OptiNAND技术 , 这突破了传统存储界限的全新闪存增强型磁盘架构设计 , 将HDD的存储容量、性能和数据弹性提升至新的高度 , 在成熟的单碟2.2TB的氦气封装技术上实现了10碟更高的面密度 。 之前的20TB Ultrastar DC HC560 HDD同样也是基于CMR与OptiNAND技术 , 但采用的是9张碟片 , 比22TB Ultrastar DC HC570 HDD少一张碟片 。

对于OptiNAND技术而言 , 属于业界良心 , 不仅集成了通用闪存存储iNAND UFS、嵌入式闪存盘EFD和旋转型磁碟介质 , 同时还革新了固件算法与SoC 。 进而实现了突破性的磁盘架构创新设计 , 带给企业级用户大容量存储更多可能性 。
需要注意的是 , 有别于之前的混合式驱动器(SSHD)技术 , OptiNAND不会在正常运行期间存储任何用户数据 , 而是存储来自HDD操作的元数据 。 当然 , 利用OptiNAND技术实现的创新 , 能够使得HDD的单碟容量达到2.2TB , 在提升容量的同时也进一步将性能得以提升 , 实现更出色的数据保护 。 那么 , 从容量增长方面来看 , 伺服元数据从原来的碟面上转移到了NAND中 , 从而省出更多的磁盘空间给用户使用 。 还有对于磁道干扰监控 , 因为有了OptiNAND , 可以做到更为精密、更细粒度的监控 , 从而使得磁道与磁道之间的间隙变得更小 , 进一步实现每英寸磁道数TPI的提升 , 磁道密度提升了随即带来单碟容量的提升 , 并且还无需增加磁头或磁碟就实现了容量增加 。
此外 , OptiNAND融入到HDD的产品创新 , 完全不同于把NAND用SSD FLASH做缓存数据 , OptiNAND存储的包括HDD内部很多操作的数据 , 来快速操作寻道 , 通过在iNAND中记录扇区级别的写入操作 , 不仅降低了相邻磁道干扰 , 而且消除了过多的写缓存刷新 , 实现内部磁盘效率的明显提高 。 而且在断电时 , 能够把一些关键数据瞬间从磁碟表面转移到iNAND里面 , OptiNAND可以写入多几十倍数据 , 进一步提高可靠性 。 可见 , 引入OptiNAND技术后 , 为大容量HDD带来了容量、单碟的面密度、性能与可靠性的更好提升 。
如前文提到22TB Ultrastar DC HC570 HDD采用了CMR(叠瓦式磁记录)格式 , CMR格式非常成熟 , 已经被业界采用了几十年 , 大家所熟悉的操作系统、软件和评测工具的性能设定通常基于CMR硬盘进行开发 。 CMR与OptiNAND的融合 , 也进一步提升了磁盘容量与性能 。
全球存储观察分析指出 , 西部数据在大容量HDD上的产品迭代 , 融入OptiNAND技术后 , 将有助于保持行业的领先优势 , 同时OptiNAND技术架构将NAND闪存技术与HDD技术进行垂直整合与优化 , 实现磁盘的技术创新 , 也重塑了磁盘架构设计 , 这是一种创新且具备成长性的磁盘解决方案 , 也将为未来几代大容量HDD提升容量、性能和可靠性奠定了基础 。
虽然西部数据早已提出了面向30TB、50TB等更多的硬盘产品创新 , 但是现阶段 , 22TB HDD带给企业级用户在大容量存储方面更多的实惠也是十分可见 。 采用CMR传统的磁记录技术 , 与现有的基础设施更容易兼容 , 加上OptiNAND创新技术应用 , 22TB HDD必然成为企业级硬盘市场的中坚力量 。HDD企业级硬盘带来更大容量、更优性能以及更高的可靠性 , 也是企业用户所期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