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生物产业发展 将在这些领域改变你我生活

◎陈听雨
由中国科协组织开展的2021年“科创中国”榜单相关工作已正式启动 。 作为“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单生物医药领域初评专家组组长 , 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秘书长王小宁教授 , 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 生物产业的发展 , 将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 而“科创中国”榜单体系 , 将在推动生物技术发展 , 加强创新链、产业链融合 , 提高生物技术成果转化成效等方面 , 起到积极的先导和示范作用 。
据王小宁介绍 , 生物治疗有广义的和狭义的两个范畴 , 广义地讲 , 凡是生物体、生物制品用来做治疗的 , 都属于生物治疗 , 包括大家熟悉的疫苗、抗体药物等 。 但目前通常讲的生物治疗是比较狭义的说法 , 具体指使用活的细胞制品来达到治疗或干预疾病目的的疗法 。
生物治疗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 , 到目前为止 , 在很多疾病特别是肿瘤的临床治疗领域 , 已经由辅助治疗模式上升成为一线治疗模式 。
王小宁表示 , 当前 , 在生物治疗领域 , 中国的基础研究、成本投入 , 以及技术突破点和对适应症的探索 , 都处于世界科研潮流较为前沿的位置 , 生物治疗真正处于国际前沿 , 并且实现产业化和临床转化与应用 , 才能更好地造福广大的人民群众和患者 。
而生物产业的范畴非常广大 , 生物治疗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
王小宁举例称 , 近期 , 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 , 相关成果已于9月24日由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 。
去年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康乐院士团队的研究显示 , 少量群居型蝗虫聚集 , 就会释放出一种独特的化合物 , 并在野外吸引和聚集更多蝗虫 , 该研究找到并验证了动物学家长期寻找的蝗虫群聚信息素 , 揭示了蝗虫群居的奥秘 , 有助于制定绿色和可持续的防控对策 。 例如 , 未来人们有望利用掌握的信息素技术诱杀蝗虫或阻止蝗虫聚集 ,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在重灾区建立不能群居的蝗虫种群等 , 这将极大地改变人类防治蝗虫的举措 。
又如 ,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的匡廷云院士团队在厦门建造了1万平方米的蔬菜工厂基地 。 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积极推进的蔬菜工厂项目在河北省保定市落地 。 王小宁介绍称 , 所谓蔬菜工厂 , 就是在房子里种菜、名贵中草药以及经济作物 , 它不需要自然光照 , 而是完全使用人工照明 , 利用光谱技术 , 控制产量和质量 , 这不仅将是食品安全的进步 , 同时还节约了土地和水资源 , 实现了环境友好 。
【生物科技|生物产业发展 将在这些领域改变你我生活】“也许在不久的将来 , 蔬菜工厂可以就建在超市里面 , 消费者只需在超市扫个码 , 蔬菜工厂里的器械臂就会自动采摘最新鲜的蔬菜 , 并打包送到用户手中 。 甚至蔬菜水果的酸甜口味 , 都可以根据消费者的个人偏好进行订制选择 , 这将颠覆传统的农业 。 ”他说 。
王小宁认为 ,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 生物产业将以全新的产业形态 , 大幅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 , 改善民生 , 同时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 促进社会经济方方面面的高质量发展 。
他认为 , 通过“科创中国”榜单的设立 , 可以在产业内、特别是生物技术转化方面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 鼓励更多的企业机构参与创新活动 , 这也体现了“科创中国”的核心价值 。
“生物科技前景潜力巨大 , 但在技术转化过程中 , 政策技术和法规风险是并存的 , 这是生物科技产业化转化的特点 , 生物科技在风险控制上 , 要求是非常严格的 , 法规也是很严谨的 , 因此成功的技术成果转化范例 , 对后续的产业技术转化的探索 , 将会起到积极示范作用 。 ”王小宁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