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1期论文导读( 二 )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1期论文导读
文章图片
文献来源:
Geology(2021)49(11):1277-1282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130/G48837.1
译者:
好名不敌备注的61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1期论文导读
文章图片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1期论文导读
文章图片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1期论文导读
文章图片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1期论文导读
文章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04
低喜马拉雅-次喜马拉雅逆冲带的形成:中中新世以来喜马拉雅造山带增厚、剥蚀和高海拔的主要驱动力
喜马拉雅造山带的构造演化记录是理解碰撞造山动力学的基础 。 该团队认为喜马拉雅逆冲带的低喜马拉雅-次喜马拉雅(LH-SH)前缘部分的变形在过去约15~13个百万年来对于驱动地壳加厚的重要性一直被忽视了 。 为了定量估计它对地壳增厚的贡献 , 该研究测量了跨越整个造山带的来自22个已发表横剖面的相关参数(图1 , 图2) 。 结果显示 , 由LH-SH逆冲带造成的平均构造隆升从造山带东半部的10~15km增加到造山带西半部的15~23km 。 穿过造山带可观察到一个由低喜马拉雅(LH)构造叠置形成的背形高点 , 向西移动其构造高度增加(高达15~20km)且南北宽度变大(图3) 。 该高点是形成和维持楔形锥的主控因素 。 高点大小向西的变化分别伴随着LH-SH两倍的缩短和三倍的增生幅度 , 结合造山带范围内一致的现代锥度角(11°±2°) , 表明构造叠置促进了造山楔的生长 , 使其向西总体上越来越大 。 造山带变形不断向南扩展 , 在约15~13Ma时抵达低喜马拉雅(LH)岩体 , 喜马拉雅造山楔此时已经由多个薄的小位移逆冲岩席堆垛而形成一个高锥度的造山楔 。 因此 , 自中中新世以来 , LH-SH变形就对驱动造山带增厚、剥蚀和达到高海拔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1期论文导读
文章图片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1期论文导读】文献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