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家眼中,“数学之美”不可思议

■采访人员 黄海华 
在你印象中 , 理论数学家是什么样的? 
眼前的李骏 , 高大挺拔 , 思维敏捷 , 颇有儒雅之风 。 研究数学时 , 他会托腮想个半天 , 用妻子的话说是“呆若木鸡” 。 有时 , 他在办公室小黑板上解题 , 一块不够用 , 再噔噔噔跑到大教室 。  
这位复旦大学上海数学中心首席教授 , 昨天被新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锲而不舍 , 灵感来敲门 
这是一份耀眼的履历 , 让人联想到“天才”这样的字眼 。  
1978年首届八省市中学生数学竞赛第一名 , 1982年复旦大学本科毕业 , 1984年数学研究所获硕士学位 , 后师从国际知名数学家丘成桐 , 1989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 , 1994年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作45分钟邀请报告 , 2001年获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最高奖项——晨兴数学奖金奖 。 他解决了代数曲面上向量丛模空间理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 其结果被写入教科书 , 成为该领域的经典定理 。  
选择数学作为终身职业 , 除了兴趣之外 , 与李骏的性格也有关系 。 他自认为是一个内向的人 , 每次开学给学生们上第一节课 , 总是有点紧张 , 对他来说不啻为一个巨大挑战 。 但矛盾之处在于 , “我喜欢显示自己出人意料、与众不同的一面” 。 正因此 , 对于数学热点问题 , 他会等到大部分人知难而退后 , 才开始他的探索 。  
有道数学题他苦思冥想了一年 , 一直没有可行的解决方法 。 一天 , 他坐在办公室 , 盯着桌脚想了很久 , 灵感不知不觉就来了 。 他用了两个小时 , 兴奋地把框架想清楚 , 而最终完成这个构想 , 落笔成文 , 又花了整整两年时间 。  
灵感并不是每一次都会来敲门 , “先死一次才能活过来”倒是让李骏更有体悟 。 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 , 李骏与同事合作 , 隔三岔五就来一次脑力激荡 , 无奈遍寻不着方向 , “走投无路”只能宣告放弃 。 但心有不甘的他们 , 锲而不舍 , 一个星期后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 。  
“数学之美”只能用“震撼”来形容 
在李骏看来 , 如果用“曲高和寡”形容理论数学 , 倒也不为过 。 人们以为 , 数学家在一起 , 应该会有许多共同语言 , 但其实由于专攻的方向不同 , 数学家之间也犹如“隔座山” 。  
“第一次见面的人听说我是数学家 , 几乎都会说一句 , 做数学研究的人都好聪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 连天都聊不下去了 。 ”李骏笑着说 。  
对于“数学之美” , 常人难以理解 , 而在李骏眼中 , 数学的结构之美不可思议 , 美得不知如何向常人描述 , 只能用“震撼”来形容这种感觉 。  
李骏的研究方向是代数几何 。 “几何更为直观 , 我们生活的这个空间就是几何 , 而代数是一个工具 , 一个方法 。 最早的时候 , 由于航海的需要 , 几何开始发展 。 后来 , 爱因斯坦告诉我们 , 空间不是平坦的 , 是弯曲的 。 现在 , 代数几何为人类探索微观世界起到了不可思议的作用 。 今天 , 数学的边界还在不断突破 , 很多东西有待数学家去发现 。 ” 
在数学家的世界里 , 人们对时间和空间的直觉都被打破了 , 但一些奇怪的直觉又会出现 。 “对我来说 , 直觉很重要 , 尽管它不时会带错路 。 ”李骏有些奇妙的直觉 , 但经常一觉醒来就发现自己犯了错误 , “对于数学家来说 , 知道错在哪里同等重要” 。  
在复旦做出最好的数学 
李骏现在还有一个身份 , 上海数学中心主任和上海国家应用数学中心联席主任 。 虽然本人研究理论数学 , 但他坚信数学应用于生活才是最高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