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痛车文化又回潮了?( 三 )


文章图片
图源微博@原神
更值得注意的是 , “痛文化”向其他领域横向渗透的态势愈演愈烈 , 已然初具规模 。
对年纪更小的用户来说 , “痛车”本身算不上实用 , 他们的主战场通常是“痛包” 。 在小红书上 , 有博主调侃说自己的柜子里“已经没有地球人包包的余地了” 。
不过 , 多个活跃的痛包爱好者告诉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 , 日常所装饰的痛包已经不只有传统意义上纯粹的二次元主题 。
有的痛包承载了粉丝追星的心愿 , 大量印有偶像照片的徽章、卡片 , 以及二创的涂鸦造型图汇聚起来 , 和亮色贴纸一同闪亮得令人目眩 。 也有些痛包的主题相对迂回 , 比如包主本人所持有的“娃”——又一个亚文化领域 , 或是带有同人色彩的OC(originalcharacter , 原创角色) , 涉及到的圈子进一步扩张 。
为什么痛车文化又回潮了?
文章图片
图源小红书
这或许也能解答 , 为什么在概念被提出的多年之后 , “痛文化”的生命力丝毫不减 , 越发旺盛 。
粉丝文化、萌宠热、娃圈、同人领域……你方痛罢我方登场 。 年轻人青睐的“痛文化” , 正演变为多个亚文化圈层共用的载体 , 是一代人放肆表达兴趣爱好的手段 。 他们比前人更大胆 , 更出格 , 也更不在乎圈外人理解与否 。
一款被好奇目光打量的痛包、一辆回头率百分之二百的痛车 , 如同私人的广告墙 , 既是线上线下接驳同好的端口 , 也是网络时代的新新名片 。
“痛”的财富密码“痛文化”回潮 , 一眼看去似乎是ACG爱好者自发选择的结果 。
但事实上 , 今天大众视野中的痛车、痛包往往不是纯粹的DIY作品 , 而是涉及到改装、联名甚至专有品牌的商品 。
换言之 , 再度流行的痛车文化正处在不容忽视的商业化进程之中 。
一方面 , 以兴趣为导向的痛车、痛包 , 正是当代各色小众圈层生意中的一支 。
在潮玩领域方兴未艾的今天 , “痛文化”产品显露出了不小的商业潜力 。 具备专业痛车改装能力的服务商、拥有原创设计能力的痛包品牌 , 存在感都变得越来越高 。
以痛包为例 , 产品本体的设计其实有着诸多门道 , 装饰物要视透明层的位置、厚度、尺寸等因素调整 。 也因此 , 痛包博主们会分享不少改造养护的要诀 , 并且对海内外品牌进行测评 , 供新入门的爱好者参考 。
为什么痛车文化又回潮了?
文章图片
图源小红书
顺着这股潮流 , 淘宝等电商平台上涌现出众多深谙此道的新锐品牌 , 比如浮游猫FuyuuNeko、DRDR原创设计、BerryQ等等 。 它们的名号频频出现在小红书、微博的种草名单中 , 伴随着“国产品牌痛包做得越来越好”的感叹 。
另一方面 , 区别于新品牌势力 , 传统车企也尝试着利用“痛文化”的媒介亲近年轻人 , 锁定潜在用户 。
2021年中 , 上海ChinaJoy如期举办 。 在这场国内最具规模的数字娱乐展会上 , 众多车企把展台搬进了会场 , 像正儿八经的动漫展台那样设计 。 它们联名头部游戏 , 然后把二次元人物的造型喷在车上 , 执着于笼络年轻人的芳心 。
上汽大众在展台两侧摆了两辆纯电SUV , 一辆是皮卡丘同色 , 另一辆是和《王者荣耀》职业赛事KPL合作打造的花木兰主题车型 。
2021年末的广州车展上 , 比亚迪带来了“eStarPro战队潮改共创联名版” , 凯迪拉克则与《原神》联动 , 展示了以游戏中角色刻晴为主题的限量版痛车 , 引发了不小的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