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属于信息的时代。|香农:信息时代划时代的人物代表( 三 )


这是一个属于信息的时代。|香农:信息时代划时代的人物代表
文章图片
门外世界与脑中景象
李普曼在提出“拟态环境”的著作《公众舆论》的开头就讲了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
1914年 , 在大洋的某个岛屿上住着一些英国人、法国人和德国人 。 岛上不通电报 , 只有一艘英国邮轮每六十天会在岛上停留一次 , 带来最新的消息 。 到了九月 , 此时邮轮尚未到来 , 岛上的居民仍在谈论不久前报纸上报道的关于即将审判凯劳克斯夫人枪击加斯顿·卡尔默特的事 。
九月的中旬的一天 , 邮轮终于到来 。 于是所有岛民都抱着急切的心情涌向码头 , 想听听船长说出审判的结果 。 这时 , 他们才了解到:英国和法国结为协约国共同与德国作战 , 而这已持续了六个星期之久 。 在这六个奇怪的星期里 , 岛民们仍像朋友般生活 , 却不知他们早已成为彼此的敌人 。
而引言的标题是——门外世界与脑中景象 。 在这个故事中 , 岛民的“拟态环境”是三国相安无事 , 大家和平共处 。 人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是根据他们过往的经历 , 以及得到的信息构建而来 。 他们认为自己的“拟态环境”就是真实世界 , 现在 , 同样的“拟态环境”也存在人们的生活当中 , 那就是互联网 。
并且 , 不同于过去的信息技术 , 互联网的发言具有随意性 。 我国的网民规模十分巨大 , 涵盖各个年龄段、各个社会阶级 。 目前 , 全国网民已突破十亿大关 。
并且 , 互联网时代下各大传统媒体、新兴媒体、自媒体、甚至普通大众都在报道新闻 , 都会对事件进行解读 , 角度不同 , 产生的影响也就不同 。 加之发言的随意性 , 网络信息呈现出复杂性 , 海量性等特点 。
在互联网信息的随意性、复杂性、海量性下 , 个人对信息的过滤 , 筛选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 。 然而 , 个人对信息的筛选效率十分有限 , 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又与日俱增 。 基于这样的背景 , 白与黑的信息硬生生地拼接成了一个反映现实世界又不同于现实世界的“拟态环境” 。
一方面 , 在互联网的私人化下 , 人们可以主动或被动接受信息 , 无论主动还是被动 , 人们在网络上接受的信息都具有强烈的私人性 , 这最终为拟态环境赋予私人属性 , 每个人都有独属于自己的网络拟态环境 。
另一方面 , 网络社交具有强互动性 , 人们在不断受他人影响的同时 , 也在不断影响他人 。 人们在用私人拟态环境影响好友时 , 也在不断被好友的私人拟态环境所影响 。 这种互动螺旋式地加深了二者拟态环境的私人化 。 最终 , 具有共同兴趣、共同价值观和立场的个体会形成自己的“圈子” 。
于是 , 人们在自己的社交圈呈现出他人愿意看到的部分 , 为了博取别人的眼球 , 努力做出一些他人所喜欢的东西 。 人们受用于拟态环境 , 在拟态环境中活得怡然自乐 , 有时甚至无法认清自己 。 就这样 , 一个后真相的时代在信息的疯狂增长中终于到来 。
在信息革命的下半场 , 随着观点至上、情绪至上 , 真相显得不那么重要 。 社交媒体上 , 事实与谎言越来越难以区分 , 人们只关注愿意关注的、相信愿意相信的 , 一旦情绪占了上风 , 信息的真实性就会被忽视 。 在后真相时代 , 最为常见的就是网络舆论的反转 。
这是一个属于信息的时代。|香农:信息时代划时代的人物代表
文章图片
理性的力量
拟态环境的形成和存在 , 是无奈的 , 却又是必要的 。 无奈之处在于真实的环境实在过于庞大和复杂 , 而且转瞬即逝;加之这个社会永远是由少数人掌握并控制着真实环境中的“信息真相” 。 人们没有能力对如此多元、丰富的外部世界做深刻的理解 , 也很少能获取到不带任何目的的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