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山东在全国率先推出新职业职称评审 推动新产业蓬勃发展

今年40岁的任涛林是青岛海尔工业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的标准总监,刚刚获评了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正高级工程师,他感到很自豪,对今后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希望。在他看来,“开展工业互联网职称评审,精准评价人才,贴合行业的发展规律,符合人才成长特点,对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创新,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四新”经济蓬勃兴起,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正成为重组要素资源、重塑经济结构、改变竞争格局的关力量。但是现行职称评价体系中还没有相应的新产业专业职称,制约着产业的发展。省人社厅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打破制约新职业人才发展的“条条框框”,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新职业职称评审,引导各类人才向“四新经济”集聚,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截至目前,全省已评出新职业职称9311人,其中依托开发区评出新职业职称1240人。
“过去,‘四新’经济人才和一些传统产业人才混着评工程系列职称,很可能在‘四新’经济领域人才逐步聚集,但是职称上却评不出来多少人。”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孙锐说,“山东设置新职业职称,拓展了‘四新’经济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的发展通道,有利于打造新经济专业人才‘四新’。聚焦“谁能评”,引导人才投身“四新”主战场
人才评价是人才“指挥棒”,人才评价指向哪里,人才就流向哪里。省人社厅突出大局导向,紧紧围绕全省发展大局,聚焦“十强”产业、乡村振兴、海洋强省等重大发展战略,增设大数据工程、快递工程、技术经纪、新型职业农民等职称,开辟新职业人才职称晋升“新路径”,引导各类人才向新产业、新业态等“四新经济”集聚,打造“四新经济”人才集聚高地。截至目前,全省已评出快递工程初级以上职称4740人,新型职业农民3329人,均居全国前列。
开发区是“四新”人才的重要集聚地。在开展新职业职称评审的过程中,省人社厅突出“特色”导向,结合开发区“四新”经济人才较为集中的实际,在青岛、烟台、临沂、东营、威海等5市开发区(高新区),开展工业互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功能材料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技术、碳纤维复合材料、物联网、智能制造等特色专业职称试点,全面拓展人才发展空间。截至目前,全省951人取得工业互联网特色专业职称,217人取得船舶与海工装备特色专业职称,72人取得物联网及智能制造特色专业职称。
【 产业|山东在全国率先推出新职业职称评审 推动新产业蓬勃发展】同时,省人社厅突出“动态”导向,紧盯产业发展变化,瞄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动态调整已有职称专业类别、标准,不断满足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需求。比如,随着人工智能、环保、动漫设计等产业蓬勃兴起,人才需求量逐步加大,及时调整职称类别,在工程系列中增设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专业,在环保工程中增设生态保护专业,在艺术系列中增设动漫设计专业,不断增强职称专业的前瞻性、针对性。
聚焦“啥标准”,全面树好产业发展“导向标”
标准是开展评审的标尺和依据,标准是否科学,直接决定人才评审质量。省人社厅坚持“破四唯”与“立新标”相结合,“量身定制”新产业评价标准,真正做到贴近产业、贴近行业、贴近实践。
在推进新产业职称评审过程中,省人社厅突出“精准”导向,结合人才成长规律和职业特点,分职业、分层次、分岗位,先后制定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智能制造、大数据工程、快递工程、技术经纪等10余个新产业职称评价标准,着力解决人才评价标准“一刀切”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