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碳|工程建筑领域如何“智能绿色”?五地专家在汉探讨“降碳”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2日讯(见习采访人员丁傲岸 通讯员邱芬)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碳足迹怎样准确计算?超高层幕墙能否自然“呼吸”?11月1日下午,在武昌翟雅阁,来自北京、上海、深圳、武汉、重庆等五地的设计协会和企业代表在首届设计之都工程设计产业联盟论坛上,围绕“科技驱动,智能绿色”共同探讨“降碳”前沿问题。
降碳|工程建筑领域如何“智能绿色”?五地专家在汉探讨“降碳”
文章插图

杨书平。长江日报采访人员何晓刚 摄
“未来,勘察设计企业将面临三大机遇:新型城镇化、数字化和绿色发展。”武汉勘察设计协会会长杨书平表示,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勘察设计企业应围绕低碳绿色发展目标开展专业技术创新,同时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自有工程技术深度融合,从而进行数字化创新。
降碳|工程建筑领域如何“智能绿色”?五地专家在汉探讨“降碳”
文章插图

姚军。长江日报采访人员何晓刚 摄
华建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姚军表示,低碳化趋势必将引领我国社会经济变革,但目前实施低碳化还有很多困难。比如碳排放因子的数据库还不全,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软件算出的碳排放结果不同,导致减排路径不明确。
对此现状,姚军提出BIM+建筑低碳发展技术路径,即基于BIM技术的标准化设计,加入碳数据,以精确计算建筑碳足迹。实际运用中,根据不同的运输模式、施工模式产生的碳排放量建立多维度碳档案,从单个项目到社区、城市,形成数字化平台,进行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碳管理。
降碳|工程建筑领域如何“智能绿色”?五地专家在汉探讨“降碳”
文章插图

肖蓝。长江日报采访人员何晓刚 摄
“打造全生命周期绿色建筑,是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深圳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执行总建筑师肖蓝介绍,正向绿色设计,是强调舒适体验、建筑美好的前提下节能环保的设计,不以高成本的设备投入为依靠,而是以适宜的手段影响建筑,达成绿色设计目标。公司主编了“绿色正向设计标准100条”,为设计师提供清晰的指导。
肖蓝以超高层幕墙通风设计为例提到,深圳的超高层特别多,以前建筑师都喜欢用全封闭幕墙,但这样的建筑影响疫情后复工。“立面的统一和开启并不矛盾,‘绿色正向设计标准100条’里提供很多成熟的解决方式,并鼓励设计师在实践中探索迭代,不断优化自然通风的设计策略。”
2019年11月,在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的指导下,北京、上海、深圳、武汉四个设计之都所在城市的勘察设计协会联合成立设计之都工程设计产业联盟,受疫情防控影响,在今年第六届武汉设计双年展期间召开首届联盟会议。
【 降碳|工程建筑领域如何“智能绿色”?五地专家在汉探讨“降碳”】【编辑:邓腊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