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红柳林:数字化重构全矿区绽放引领行业的“智慧之花”

9月以来,一些省份和地区陆续出现了供电紧张的局面。在多地限电的背后,是全国煤炭紧缺和煤价的高企。如何让具备增产潜力的煤矿释放产能、高效生产成为很多煤企的重中之重;另一方面,“双碳”的目标下,倒逼煤炭行业必须要加快绿色转型、加速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0年2月,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今年 6月,国家能源局、矿山安全监察局联合发布了《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都提出了要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煤炭产业深度融合。
由此可见,无论从政策、行业、还是煤企自身来看,煤矿智能化正成为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煤矿行业的智能化转型进入到了崭新的阶段。
在黄土高原的北部,在世界七大煤田之一的神府煤田上,有这样一座智能矿山:它先后荣获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全国特级安全高效矿井、入选全国绿色矿山名录等荣誉30余项;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环保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它荣获中国煤炭行业最具影响力品牌,入围“中国能源企业低碳发展贡献力50强”,它就是隶属于陕煤集团的红柳林矿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柳林公司”)。
如何走出创新的数字智能煤矿实践之路?如何用数字化重构全矿区?在2021年10月27日华为云TechWave全球技术峰会上,红柳林公司总工办主任凌鹏涛分享了红柳林公司的诸多数字化建设成果。
“红柳林”的智慧之路
煤矿的智能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超前规划、明确目标。2020年,陕煤集团提出打造世界一流能源集团战略目标,围绕集团公司战略,红柳林公司也确定了“931” 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其中,“3”是指三个示范引领。即智能协同、井下空气质量革命、绿色立体生态示范引领。
2021年2月,红柳林公司牵手华为煤矿军团,将网络、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ICT技术与煤矿深度融合,围绕装备、网络、IT基础设施、智能应用以及综合管理五个方面,制定了红柳林智能矿山总体规划。并已经开展了 4G/5G覆盖、工业环网升级改造、F5G视频环网、网络安全等保2.0、模块化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综合管控、智能作业管理系统、智慧园区、智能综采、智能化灾害防治等25个智能化矿山项目建设,多个系统已经上线运行。
“智能矿山的本质是工业互联网,核心在于建立统一架构、统一标准的数字云平台。”凌鹏涛在演讲中表示。在他看来,统一的数字云平台具有四大价值,不仅可以消灭各个系统的信息孤岛、统一接口规范,还能够沉淀数据资产、简化平台建设。
煤矿|红柳林:数字化重构全矿区绽放引领行业的“智慧之花”
文章插图

在中国,有超过29亿吨的煤炭在黑暗的地下世界中开采出来,也就是说,80%以上都是井下矿。煤矿又和其他的工业场景不同的是,其设备种类更繁多,系统更加复杂。要让达到智能化的目标,先要让这些设备联接起来,再到数字孪生和智能协同。以煤矿生产系统为例,矿井里各类采掘、运输、环境监测等设备多达数百种,井下大大小小各种业务系统超30个,2021年9月,基于华为云工业物联平台,红柳林煤矿完成200种采矿设备、10000+设备数的建模、35类OT系统接入和数据采集、400个矿区业务模型构建,十万级指标实时计算,提升应用开发效率50%。数据建模、数据入湖,消除了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孤岛,大大简化了跨系统之间的协同联动。
此外,基于华为云数字底座构筑的业务模型,打造“五链”+“五中心”综合管控系统,从“人链”、“风链” 、“水链”、“电链”、“煤链”五个角度重构生产管理系统。打通掘、采、运、储、洗、选、销等环节的数据“孤岛”,实现全煤链多粒度、可视化展示;通过分析关联环节的依赖关系,查找当前产能瓶颈,为煤矿生产决策提供依据;通过数据共享, 实现各生产环节智能协同,提高煤矿生产效率,智能化采煤率高达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