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的城市数字化转型中|卢湾高级中学人工智能创新课程成立

在上海的城市数字化转型中|卢湾高级中学人工智能创新课程成立
文章图片
在上海的城市数字化转型中 , 教育数字化有着丰富的应用场景 。 顺应人工智能与科学教育融合的趋势 , 近年来 , 卢湾高级中学发力建设“5G+AI智慧高中” , 培养具有未来主流竞争力的新时代AI人才 , 从课堂到实验室 , 从教研到管理 , 开启数字教育的新范式 。
今天上午 , 由卢湾高级中学发起并主办的首届“AI未来”高中生人工智能创新峰会暨人工智能英才学院成立仪式在商汤科技大厦举行 。 众卢高学子与全市同龄人一起 , 通过专题讲座、课题成果分享等方式展开“头脑风暴” , 在交流碰撞中探索新时代人工智能教育路径 。
在上海的城市数字化转型中|卢湾高级中学人工智能创新课程成立
文章图片
卢高戴智杰同学的《基于模仿学习的自主移动机器人路线保持与决策》 , 通过对数据图谱的分析 , 利用AI模型和技术实现了机器人自主移动时达到精准路线和高效决策 。 南洋模范中学李露菲和复旦附中吴可遇的《基于人体姿态识别和机器学习的武术及评价系统》通过对武术动作和人体姿态的采集 , 开发智能评价系统和武术娱乐功能 , 力图消除武术评价体系中的主观人为因素 , 激发大众对武术的兴趣 , 推动中华文明的发展 。 山西省平遥现代工程技术学校毋晓钰、胥昊鹏、朱晓宇同学的《司机行车状态智能报警系统》则通过AI技术对道路交通状况车辆状态进行采集分析 , 为司机驾驶提供应对策略 , 从而改善道路拥堵状况 。
在上海的城市数字化转型中|卢湾高级中学人工智能创新课程成立
文章图片
此次活动期间 , 组委会接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论文课题 。 除卢高外 , 还有来自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大同中学、南洋模范中学等其他上海学校以及成都七中、合肥十中、山西省榆次第二中学校等外地学校的论文成果 。
据卢湾高级中学校长何莉介绍 , 近年来学校加快推进5G+AI智慧校园建设 , 促进AI全场景应用 , 包括打造5G全息教室、虚拟化学、地理实验室等学习场景;学校持续构筑“人工智能+教育”新生态 , 建设“大数据可视化驾驶舱”、智慧阅读、云实融合等学习平台体系 , 借助大数据开展循证教学 , 构建智慧课堂 , 促进教育模式转型 。
在上海的城市数字化转型中|卢湾高级中学人工智能创新课程成立
文章图片
昨天 , 一场人工智能特色课程群展示同样在卢高校园内引起众多同行、专家的热议 。 八位老师分别从不同学科 , 不同角度 , 采取不同形式展现了《AI+基础》、《AI+城市》、《AI+化学》等系列课程 。
谢宇老师的聚类课程借助动画展示K-means算法的工作原理 , 并通过实验活动实际操作感受聚类的智能与便捷 。 周曾唯老师的《中国“天眼”与喀斯特地貌》借助对网络三维GIS技术的应用 , 让学生足不出户就能够身临其境观察各种典型地貌景观;詹琪芳老师的《蛋白质是重要的生物大分子》通过模型建构、全息视频演示来引导学生探究脱水缩合形成肽键的过程;朱明建老师在《海洋中卤素资源—“溴”的提取》课程中所运用的VR全景实验和AR工厂实景模拟技术不仅展示了海水提溴的过程和方法 , 同时也实现了让学生在教室中就能体验海水提溴的工艺流程;刘卫华老师的《平均值不等式及其应用》通过墨水屏的课堂反馈、精准捕捉学生动态等功能 , 实现了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时互动和精准教学;刘金艳老师的人工智能情意课程从心理学角度出发 , 指出应从情绪力、沟通力和共情力三方面不断提升人类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应对能力;童嘉文老师的人工智能审美课程则从“道子”系统在国画领域应用视角出发 , 指出在合理利用人工智能的基础上 , 要充分发挥人类的创造力 , 从而推动审美进入更高层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