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与地球截然不同的星球上|《沙丘》——一颗行星为舞台的故事( 二 )


在一个与地球截然不同的星球上|《沙丘》——一颗行星为舞台的故事
文章图片
《沙丘》原著中有这样一段话:“人类潜意识深处存在一种渗透全身的需求 , 即追求一个符合逻辑、凡事有理的宇宙 。 但现实中的宇宙总是领先一步 , 逻辑无法企及 。 ”
古人一直以为 , 我们所在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 而我们就站在这地球上 , 主宰着整个世界 。 直到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 , 我们才知道 , 原来我们并不是宇宙中心 。
爱德文·哈勃用望远镜发现了河外星系的红移与距离的关系 , 由此产生了哈勃定律 , 为宇宙大爆炸理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 揭开了河外星系的神秘面纱 , 我们才知道宇宙中还有千亿个银河系 。
“自由号”发现了黑洞的存在 , 那个一直被人们怀疑的存在 , 当它真实地出现在我们眼前时 , 我们才知道也许宇宙之外还有宇宙 , 我们只是永恒中一颗微小的沙粒 。
谁又能说 , 在这神秘的宇宙中 , 就没有这样一颗猩红辽旷的沙漠星球 , 在它之上正在进行着一场冰与火的权力之争 。
当一切会思考的机器都被摧毁后 , 宇宙的焦点重回人类之间的争夺 。
这也许是某个星球上正在发生的事情 , 也可能是地球人类未来生态的科技迷思 。
歌德曾说:“单靠人的能力是不能衡量整个宇宙的一切活动的 。 凭人的狭隘观点 , 要想使整个世界具有理性 , 那是徒劳的 。 ”
因为 , 人类本就是宇宙的一部分 , 我们无法做到跳出宇宙去看宇宙 , 就像我们永远无法像一个旁观者那样冷静看待自己的人生 。
卓别林说:“人生近看是悲剧 , 远看是喜剧 。 ”
身处当下的困难 , 我们挣扎、反抗、抱怨、痛苦、悲伤 , 可是随着时间的流动 , 新的困难一个接一个出现 , 我们不但要接住生活打出的招数 , 而且还要不断化解掉 。
在一个与地球截然不同的星球上|《沙丘》——一颗行星为舞台的故事】当我们老了 , 再回头看那人生路时 , 已没有了参与者的焦虑 , 而多了旁观者的闲情 。
漫画把故事形象的展现 , 用真实的视角忠实地还原《沙丘》那个充满冒险的故事 。 每一页是近看 , 读完再回想时 , 便是远看 , 这是为读者带来了复古又无可替代的视觉盛宴 。
对一个人的评价 , 不是依据你认为他会做什么 , 而是看他实际做什么
在一个与地球截然不同的星球上|《沙丘》——一颗行星为舞台的故事
文章图片
家破人亡、颠沛流离的保罗在阿拉基斯星球上抗争着他的宿命 。 在命运面前 , 他是如此的渺小 , 却又如此的强大 。
没有人会真正躺平了等待命运安排 , 哪怕是在残暴攻击下被沦为焦土的沙丘 , 它依然在抗争 , 只要有一线希望 , 只要有最后一条沙虫 , 也会发动绝地反击 。
《沙丘》通过人类对于“香料”的争夺 , 描写了人类本性与本质 。 在太空这个歌剧场里 , 上演着权术与背叛、恐慌与仇恨、希望与梦想 。
莎士比亚说:“全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舞台 , 所有红尘男女均只是演员罢了 。 上场下场各有其时 。 每个人一生都扮演着许多角色 , 从出生到死亡有七种阶段 。 ”
智慧的人 , 不喜欢用嘴对别人评头论足 , 他们喜欢用眼睛观察 , 用心记忆 。
每个人都有其来到世上的使命 , 可是 , 不管我们的使命有何不同 , 有一点是相同的 , 那就是 , 我们一直在与命运抗争 , 一直都不服输 。
保罗就是如此 , 之后他的继承人们也是如此 。 虽然 , 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 但只要坚持 , 必定会有收获 , 即使成效很慢、很少 , 依然值得去付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