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互联网不止是技术!他说,把互联网当“人造资源”能看到更多可能

工业互联网|互联网不止是技术!他说,把互联网当“人造资源”能看到更多可能

文章图片

工业互联网|互联网不止是技术!他说,把互联网当“人造资源”能看到更多可能

文章图片

工业互联网|互联网不止是技术!他说,把互联网当“人造资源”能看到更多可能

文章图片

工业互联网|互联网不止是技术!他说,把互联网当“人造资源”能看到更多可能

文章图片


新片上线
在今天 , 你怎样理解互联网?
把它简单定义为“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联起的庞大网络”?还是把它和未来连接 , 用人工智能、虚拟世界等一系列新兴概念扩充它的内涵?
如果你拿着这个问题去问杨善林院士 , 他会告诉你 , 互联网一直是一个发展着的概念 。 从最初的技术系统到后来的应用平台……现在 , 他更愿意把当下融合了各种可能性的信息网络 , 称之为一种“人造资源” 。

杨善林院士
从1978年考入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起 , 杨善林就一直在和变化着的“信息网络”打交道 。 43年来 , 他本人 , 也从一个从没摸过计算机的“大学新生”成为今天的管理科学与信息系统专家 。 但他和这张网的故事 , 却远不是43这简单的一个数字所能概括的 。
30岁的大学生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 , 杨善林考入合肥工业大学、正式成为一名大学新生的时候 , 已经30岁了 。
30岁 , 而立之年 。
在大多数同龄人都选择“求稳”的时候 , 杨善林却选择了“求新” 。 这其中最直接的一个表现就是 , 选择专业时 , 他毅然选择了一门新兴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
既然是去学习的 , 那就学一些与新的科学技术发展相关的专业!

【工业互联网|互联网不止是技术!他说,把互联网当“人造资源”能看到更多可能】合肥工业大学一景
当时 , 合肥工业大学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在全国是排得上号的 。 导师教得尽心 , 杨善林也学得投入 。
在做毕业设计的时候 , 他立志 , 要做一份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系统 。 不是纸上谈兵 , 而是实实在在可以应用的那种!
但因为学校可供学生们使用的计算机数量有限 , 满打满算 , 杨善林只分配到了8小时的上机时间 。
可8小时做出的系统 , 能用么?
为了不让自己的计划“夭折” , 杨善林私下找到实验室老师商量 , 能不能让他每天晚上到机房来 , 利用机房空下来的时间完善自己的设计?并且再三保证 , 第二天上课前 , 一定把机房的卫生打扫好……就这样 , 他拿到了实验室的钥匙 。
多亏了这串钥匙 , 杨善林的毕业设计非常成功 。 系统设计出来后 , 也如他所愿应用到了校内的图书馆 。

杨善林毕业照
一份1000万的挑战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系统的成功应用 , 给了杨善林非常大的信心 。 大学毕业后 , 他又继续攻读了相关方向的研究生 , 还抓住机会先后到澳大利亚、德国的高校进行访问学习 。
很快 , 回国后的杨善林就接到了一份项目资金高达1000万的挑战:为安庆石化总厂设计一套能覆盖全厂的计算机网络 。 让总厂既可以通过它整体把控生产流程 , 也能用它实现公司的日常管理 。
这个要求放到现在 , 并不是什么难事 , 只需要把原本支持联网的智能设备用一套系统连接起来就好 。 但在当时 , 实现它 , 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别说互联网 , 那个时候的安庆石化总厂内 , 连最基本的局域网都没有……这让人怎么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