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李碗容通讯员 高翔在刚举行的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原材料液体能自动分层,没有传统电池的隔膜,华科学生团队打造出绝不燃爆电池

极目新闻采访人员李碗容
通讯员高翔
在刚举行的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 , 华中科技大学《安“燃”无恙——一种新型安全电池》项目获得最高奖项“星系”级作品荣誉 。 据介绍 , 该项目研发出了高性能、低成本且绝不燃烧爆炸的安全电池 , 未来有望用于大规模储能 , 可帮助缓解用电紧张 。
电池在重力作用下自动形成
这神奇的电池长什么样?10月25日 , 极目新闻采访人员在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看到 , 电池外表看起来像一杯奶茶 , 实验器材装着白色和暗黄色液体 , 顶部有一根类似吸管的黑色物体插在实验器材中 , 不断搅拌着液体 。
极目新闻记者 李碗容通讯员 高翔在刚举行的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原材料液体能自动分层,没有传统电池的隔膜,华科学生团队打造出绝不燃爆电池
文章图片
团队成员做研究
该学生团队负责人负责人孟锦涛博士介绍 , 这种全新电池叫对流增强型自分层电池 , 电池底部是锌负极 , 中间为水性电解液 , 顶部是有机正极液 , 将电池槽打开倒入各成分 , 电池在重力作用下自动形成 , 10秒完成组装 。 组装后液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即可释放电能 , 实现电能储存 , “我们的电池可以快速组装完成 , 原材料较便宜 , 制造成本很低 , 仅为锂电池的三分之一 , 十分安全 , 可以说绝不会燃烧爆炸 。 ”
如何做到绝不会燃爆?团队成员李思达解释 , 这种电池没有隔膜 , 传统电池里的隔膜易破损 , 会导致正负极短路 , 进而产生燃爆 , “我们团队选取电池原材料的这两种液体是不混溶的 , 不管如何搅动 , 在重力作用下很快就会自动分层 。 所以我们的电池没有隔膜 。 ”同时 , 该电池内含水且没有易燃易爆物质 , 搅拌桨使得电池内部热量均衡 , 热量可以均匀分散掉 , 降低危险 。
李思达向采访人员展示了实验视频 , 只见实验人员用工具搅拌电池内的液体 , 搅拌越快 , 所连接的照明灯越亮 , “这是我们团队独创的技术 , 搅拌桨能促进电池中的电化学反应 , 让电池性能更好 。 ”
千余种方案中找到电池配方
“团队最初有一个思考 , 为什么现在的电池都是一层一层薄膜 , 然后压得很紧 , 又是固体 , 感觉很硬朗 。 我们想以柔克刚 。 ”孟锦涛介绍 , 他们为此到处走访调研、埋头阅读文献、扎根实验室做实验 , 在老师的指导下最终决定通过化学物质搭配制作液态电池 。
极目新闻记者 李碗容通讯员 高翔在刚举行的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原材料液体能自动分层,没有传统电池的隔膜,华科学生团队打造出绝不燃爆电池
文章图片
团队成员做研究
这项工作最大的难题是找原材料 , 找到上百种原材料 , 还不能单一使用 , 要自己搭配 。 “就跟‘配药’一样 , 我们把不同的化学物质进行搭配 , 再实验测试其可行性 。 ”李思达说 , 上百种化学物质 , 团队搭配了上千次 。
有时团队一天可以做出三四种搭配方案 , 配方做好后进行实验 , 检测其充放电性能 。 为检测化学物质的稳定性 , 一个配方的实验就需要几个月了 。 “找配方的过程很难 , 我也试过去做但都失败了 。 这些学生坚持并找到不错的化学物质 , 很不错 。 ”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沈越说 。
2018年末 , 团队终于在上千个配方中找到了一种叫TEMPO的有机小分子 , 性能十分稳定 , 通过特定的化学策略使其具有疏水性 , 就不会溶于水 。 取得第一步成功后 , 团队继续在电池结构和系统两方面探索 。 “天天在实验室做研究是常态 , 晚上10点多甚至更晚离开实验室也是家常便饭 。 2017年到现在 , 我们团队一直在做这件事情 。 ”孟锦涛回忆 。
一路探索 , 该项技术不断成熟 , 他们也受到了锂离子电池发明人、诺贝尔化学奖得主JohnB.Goodenough的高度评价 。 采访人员看到约翰·古迪纳夫在书信中写道:“对流增强型自分层电池是一场革新 , 和现有主流电池架构截然不同 。 ”信中还提到 , 该电池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 其非常适用于电站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