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怪兽充电:共享经济第一股为何褪色?( 三 )



空间上看,根据根据易观国际发布的报告,一二线高产区已经得到覆盖,用户习惯培养成功,各家正发力下沉市场。

怪兽直营的主战场在一二线,当一二线城市只剩下存量竞争的时候,商家的议价能力会更强。2021年半年报,没有详细披露,但说明了销售费用的增加是因为支付的激励费增多。

那么,下沉市场,就没有战火了吗?

三、命门:商业模式脆弱

根据头豹研究院的研报,三四线下沉市场里,企业更倾向于采用代理的模式。代理模式下,共享充电宝企业赚取的是售卖柜机的差价和少量分成。

下沉市场里,代理商或者直营企业都不能搞大水漫灌,要有选择性地向生活节奏慢、收入相对高的地区铺设,收费上也会有相应的调整,所以即使下沉市场渗透率低,增量也未必广阔。

资本市场看重增量空间大不大,更看重商业模式是否立得稳,前者关乎股价的高估与低估、增长的逻辑是否存在,后者关乎企业能活多久,偏偏共享充电宝是一个比较脆弱的商业模式。

第一,外部变革不可控。

共享充电宝,最终解决的是电池焦虑,快充技术、自带充电宝的习惯、店里提供的免费充电、电池容量的增加,任何一种能解决电池焦虑的方案大面积使用,都可能宣告共享充电宝模式的终结。

这些,都是不受共享充电宝企业控制的外部因素或变革。

共享充电宝在满足应急的需求之下,的确是刚需,可未来应急的场景会不会越来越少?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商场与餐饮场景的渗透率最高,高达61%与55%,其次是机场与火车站,KTV、影院、景区等。

比如高铁、动车上的充电插座排布越来越密,出远门不带充电线的应该是极少数。再比如,无线充电技术适用大部分手机型号后,餐厅、KTV、酒吧会不会在大部分桌上或者包房放置无线充电装置?

有人会说,现在的模式,流量大的商家,可以赚入场费和后续的佣金,何乐而不为?更何况在消费者选择餐厅、KTV、酒吧时考虑的要素中,环境、口味、熟悉度比较重要,能不能充电肯定处于末位。

不管从商家利益的角度还是消费者偏好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逻辑都是对的。不过,很多时候,餐厅与餐厅的差异不在于口味的好坏,而在于一个是川菜一个是徽菜。此时,小小的服务细节可能就是帮助消费者做出决定的推力。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种内卷,一旦有商家开始提供无线充电服务,一整个商场或者一条美食街都会跟进。因为根据行为经济学的预期理论,在可以计算的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对“所损失的东西的价值”估计要高出“得到相同东西的价值”的两倍,对消费者流失的厌恶会让一些商家放弃多赚取佣金的现行合作方式。

应急场景的减少会动摇共享充电宝商业模式存在的根基。

第二,营收结构单一。

招股书显示怪兽充电的核心收入来自移动设备充电业务,2020年占比达96.5%,营收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弱。一旦主体翻船,连个救生艇都没有。

其余3.5%的收入包含直接销售柜机和广告业务收入,广告正是备受诟病的一点。

共享经济|怪兽充电:共享经济第一股为何褪色?
文章插图


有媒体报道,共享充电宝的广告页面通过“赠送特权福利”“开奖”等方式,诱导用户或网购虚拟会员资格,或提交个人隐私信息,但这些虚拟会员资格实际上根本无法使用,提交了个人隐私信息的用户,此后还会频繁被产品推销、保险代理等电话短信骚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