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著|人工智能时代,再审视翻译追求——中文译著的喜与忧( 二 )


从入口到关口:好翻译因何难觅
出版社要生存,不能不考虑经营收益。“翻译行业发展较快,不过更多是以市场为导向,有一些学术著作、一些小众的人文作品未能被引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德语系主任贾涵斐在翻译实践中观察发现,有些出版社也会做一些主动引导市场的事情,引入一些优质但不那么畅销的外文图书,“但大的趋势仍是市场导向。”
在引进作品的过程中,出版社可能少有长期的规划,常常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跟随西方出版界热点。市场“指挥棒”挥舞之下,出版社对译介选材的均衡与否,影响着质量优劣。
孩子们耳熟能详的《小王子》在2000年以后出版的中译本有80多种,这常让普通读者摸不着头脑地发问:哪个译本更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教授李伯杰指出,“纯文学的译介因销路问题而发展滞后。”虽然现在翻译的作品越来越多,但是纯文学、纯学术著作的翻译前景堪忧。
同时,引进来的畅销书、热点图书又是有时效性的,这类书籍往往与社会热点息息相关。在图书热点期引进国内,经过翻译、图书编辑加工再到最后的印刷,很可能就错过了图书销售的最佳时期。匆匆忙忙交稿,匆匆忙忙审校,匆匆忙忙付印出版,少了时间推敲、打磨、润色、完善,如此以往,陷入恶性循环。
“低价、时间压力之下,你不做,也会有别人做。”有业界人士表示,为了迅速占领市场,一些出版社宁愿以更低的价格来降低成本,而一些译者也能快速(不保证质量地)完成任务。凡此种种,逐渐形成翻译领域的“内卷”——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
如今,译者来自高校、研究所、出版社、翻译公司,还有自由译者,整体而言还是一个较为离散的群体,“原子化的个人”难以与社群形成稳固关系。自由图书翻译图茹卡诺(化名)对此深有感触,“因为组织松散,译者很少能得到集体学习的机会,往往会重复经历很多本可以避免的问题。”当前,诸多出版社缺乏由译者与专家学者形成的专业共同体,需求方有时很难有效甄别合格且契合作品的译者,导致人才市场匹配尚不充分。在一些国家,翻译者协会等机构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从业人员进行约束,形成评价机制。
“译者资源往往掌握在编辑手中,假如编辑流动性高,译者资源也容易流失。”图茹卡诺认为,业界缺乏统一的人才资源库,导致“好书找不到译者,译者也找不到好的翻译项目”。
在出口端,翻译质量的评判则体现在专业评价与大众口碑之中。市场上对翻译质量的评估,目前主要是靠读者口碑,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评估滞后及评价的真实性问题。而各出版社对译文质量把握的机制不同,造成出版译著的翻译水平差别很大。
贾涵斐认为,高校学者的译稿往往能够保障较高水准,但囿于高校的评价体系几乎并不认可译著,加上教学、科研、行政等工作的压力,使老师们无法投入精力于其上。
该用什么标准和尺度来衡量翻译成果,又是一道关于规范和法则的难题。译林出版社总编辑袁楠指出,“翻译标准多元化问题,会让译者陷入困境。”严复以“译事三难”名义将“信、达、雅”确立为翻译标准,林语堂有“忠、顺、美”,刘重德有“信、达、切”,许渊冲有“三美”说,钱钟书有“化境”说。“对好翻译的探究,译界内部有时候都难以统一标准。所以,有时即便译者已足够用心,也未必能获得所有读者认可。”袁楠说。
“译者和读者的相处更像一个互相磨合的过程,译者需要在长期与读者互动中把握一个度,而这个把握是流动性的。”图茹卡诺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