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亮|从蔡明亮童年开始,看懂SIF 2021的“叠加宇宙”

 
蔡明亮|从蔡明亮童年开始,看懂SIF 2021的“叠加宇宙”
文章图片
在带有东方笛音和西方Hip-Hop节奏的BGM中,我们正式迎来了SIF 2021(2021砂之盒沉浸影像展)。
作为沉浸影像领域独树一帜的大型活动,SIF自2018年创办以来就一直深受电影、艺术、音乐以及VR/AR等领域的广泛关注。
去年,由于疫情这样的不可抗力因素,SIF无法顺利举办,此番再见,已悄然过去了2年时间。
这2年间,科技行业日新月异,RTX 30系显卡飙升至天价,“元宇宙”带来新一轮资本热潮,VR/AR行业也在不断变化中重新获得了更多消费者的关注。
那么作为我们的老朋友,SIF亦或是沉浸影像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这一次,我决定从蔡明亮讲起。
蔡明亮的“童年狂想曲”
蔡明亮是沉浸影像这一领域中为数不多的名导,有自成一派的独特风格。相比于现在商业化倾向,蔡明亮在VR作品以及传统电影作品中,都展现出一种对待观众的“叛逆”。
蔡明亮|从蔡明亮童年开始,看懂SIF 2021的“叠加宇宙”
文章图片
喜欢沉浸影像的观众多少都有些了解,蔡明亮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家在兰若寺》中,首个镜头就长达7分钟头,总时长达到超出人体承受能力的50分钟(一般作品都在5-20分钟)。而且主角,也是他一贯的“御用”男主——相貌、身高、甚至演技都可能不算出色的李康生。这是他在作品上的叛逆。
蔡明亮|从蔡明亮童年开始,看懂SIF 2021的“叠加宇宙”
文章图片
不仅如此,他曾数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欢迎观众看他的电影“看到睡着”、自己是为数不多迄今为止仍在自己卖票去“直面现实”的导演、希望观众明白创作者的观点与观众并不完全一致等等“反叛”消费市场的观点。
而在这次SIF中,我们没有再和蔡明亮的叛逆磨合,反而看到他柔软的一面。
SIF 2021展出的《大师狂想曲:蔡明亮》,来源于法国导演克莱蒙.德诺主导的《大师狂想曲》系列——邀请了数十位导演,拍摄关于“MissingPicture”的主题,也就是“消失的电影”。而《大师狂想曲:蔡明亮》,则是克莱蒙.德诺和擅长沉浸影像的台湾导演赖冠源联合拍摄,由蔡明亮本人担任主演。
蔡明亮|从蔡明亮童年开始,看懂SIF 2021的“叠加宇宙”
文章图片
《大师狂想曲:蔡明亮》一改蔡明亮的实景拍摄,变成了带有印象派风格的动画作品。影片结构是以蔡明亮为旁白,为观众讲述他童年在马来西亚古晋市与外公外婆共同生活、看电影的故事。
令人惊喜的地方在于,故事讲述的本质还是蔡明亮如何与电影结缘,于是讲述的虚拟环境设置在电影院中,观众和蔡明亮的动画形象面对面,同时屏幕上播放着他所讲述的故事。而在故事中,也有一块影院屏幕存在,这种“套娃”的形式一方面延续了影片的主题,而另一方面,在感受上也营造出空间和空间之间不设限的奇妙感受。
更进一步来说,影片与传统电影“开始-过程-结尾”的线性叙事内核不同,印象派边缘模糊的美术风格、片段式的叙事方法结合起来,让它更像是梦境与回忆的融合。
我个人在观看之后最突出的感受是:互相成就。在《大师狂想曲:蔡明亮》中,由于讲述的是个人片段式的回忆,导致故事没有很强的完整、连续性,但它用VR的形式,把蔡明亮的叙述中每一个具体的物品、场景、空间位置、人物动作都完美地再现出来,并且是随着讲述的进度一点点展开。
比如,小时候的蔡明亮,在早晨醒来之后,偷偷在上下铺的床边观察外婆有没有醒来,然后去床头位置的衣柜里拿一些钱买糖吃,回忆起来是充满童趣的。实际拍摄要找一个合适的上下铺、一模一样的衣柜,可以藏在床底下、动作灵活的小演员,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在VR里,不仅能够做到,甚至能还原蔡明亮讲述中“娓娓道来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