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中国移动5G应用新进展:从“样板间”到落地应用,激发水电行业新动能( 二 )


5G+智慧电力推动电网向“源荷互动”转化
2021年,浙江电力负荷屡创新高。据媒体报道,7月13日,浙江省全社会最高用电负荷首破1亿千瓦,这一用电负荷水平已超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水平。
为满足浙江省内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以及消纳新能源,开展高弹性电网建设,推动电网从“源随荷动”向“源荷互动”的模式发展。2020年起,中国移动浙江公司(下称浙江移动)开始与国网浙江电力(下称浙江电力)围绕5G技术展开合作,解决电网建设工作的通信难题。2021年,浙江电力启动了《5G公网应用示范工程》,展开5G+智慧电力建设。
为何专注于5G赋能?浙江移动相关负责人解释道,5G相较于光纤和4G有独特的优势,若全使用光纤通信需新铺设数万公里管缆,成本极高;若利用4G公网,不能满足国网对控制类业务的安全要求。自建无线专网,产业链又无法支持。而目前5G正好是打造电力专网的最优选择。
数据显示,目前浙江移动5G基站规模全国领先,省内已开通4.8万站以上,实现乡镇以上5G覆盖,并已开展5G SA网络规模应用。浙江移动良好的5G覆盖能力以及在5G切片技术应用方面的创新能力,为5G+智能电力项目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据介绍,该工程构建了首个省级范围端到端垂直行业5G广域切片网络,提供泛在的电力无线专网,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包括电源类(小水电站、光伏电站)、电网类(配电自动化、差动保护)、负荷类(秒级可中断负荷业务、分钟可中断负荷业务、平台型可中断负荷)、储能类业务(辅助设备控制类,比如无人机巡检、巡检机器人等)等一系列应用,目前已接入业务终端超过5000+台,开通3个切片、156个DNN,构建了5G切片管理体系,支撑全省完成接入业务类型14项,涵盖生产控制类、采集类、管理类等业务场景。
5G解开光缆束缚,实现配电自动化
配电网作为电网的“最后一公里”,是主网与用户之间连接的桥梁。在“双碳”政策下,配电网还承担着新能源并网的职责,由于新能源具有随机性大、波动大等特征,要想保证电网主网电压稳定,就必须实时适配这种波动,实现所谓的“源网荷储”的协同互动。5G与配电网的融合,真正实现了5G+配电自动化、5G+差动保护、5G+自动巡检、5G+源网荷储等应用。
如,杭州萧山供电公司钱江供电所实现了基于5G专网的架空线一二次融合智能开关远程遥控。相比传统维护形式只能通过运行人员现场操作,从钱江供电所赶到现场要开车30分钟以上,再加上工作人员还需要穿戴安全器具和登杆,整个过程需要一个小时。而通过5G进行开关远程遥控,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降低了现场人员高空作业的危险性。
电力|中国移动5G应用新进展:从“样板间”到落地应用,激发水电行业新动能
文章插图
浙江移动通过技术攻关,将配置5G模组的配电自动化终端接入5G专网,并通过专门的边缘计算平台实现指令的处理调度,确保客户平台数据不出园区,与公网安全隔离。在计划作业时,调度员可以远程控制开关,无需再赴现场;在处理故障时,调度员可以通过遥控精准隔离故障,真正实现故障区域准确隔离和非故障区域恢复,实现提速增效。
电力|中国移动5G应用新进展:从“样板间”到落地应用,激发水电行业新动能
文章插图
在杭州泛亚运5G能源互联示范区,浙江移动通过核心网UPF下沉及端到端硬切片部署形式,组建高安全高可靠的5G电力专网,并实现10余项5G电力应用场景落地。“过去三遥业务主要通过部署光缆满足通信需求,若实现三遥全覆盖,光纤部署成本巨大。如今,通过5G网络切片组网及定制化特性,配电终端与配电主站之间的数据可靠传输,有效提升了配电的准确率和效率。此外,5G低时延、高可靠特性可满足差动保护通信需求,配电线路上发生的故障可在几毫秒内自动切除,人们甚至感受不到故障的存在。”萧山电力工作人员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