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分析体系,该如何搭建( 二 )


之后可以思考:如何提升用户价值。最好用的手段就是优惠活动,因此可以从这里入手。
常见的优惠有五种形式满减型:买XX元商品,优惠XX金额。

  • 折扣型:XX商品,原价X折销售
  • 买赠型:买XX件商品,得Y件赠品。
  • 用券型:使用X元抵用券,抵扣订单金额
  • 积分型:消费得积分,积分再抵现/兑换礼品
这五种形式的数据有可能非常混乱!特别是在同一张订单,能同时使用2-3条优惠规则的时候。很多公司的开发非常懒,没有单独做活动标签库,也没有做活动表、商品表、订单表、用户表、积分表(俗称:促销五表)之间的关联关系,导致最终订单只能看到有优惠,不能拆解到每一条规则。从而给后续的分析带来不可修复的难题。
理论上,需要:
  • 促销五表关联清晰
  • 避免全品类/无门槛的券
  • 避免用户抵用券/商品抵用券叠加
这样才能有清晰的数据可分析
有了这些基础数据,分析就大有可为:
  • 哪些用户是优惠敏感型?哪些是不敏感的?
  • 不敏感的用户,忠于什么商品?在哪些特定场景下消费?
  • 敏感的用户,是否薅羊毛薅过量?业绩不足的时候,拉他们出来顶上!
第五步:用户接触渠道分析最后,还可以进一步看:留存的用户在哪些平台出现,流失的用户最后一次出现在哪些平台。这样就不至于像报丧鸟一样,只会喳喳:“用户要流失啦!”而是能具体给到:“我们能在XX渠道把用户捞回来”。
如果是对于有门店、小程序、APP、电商网站多种渠道并存的传统企业,优先要做的是分清楚:哪些用户能通过线上渠道接触。传统企业的门店渠道,常常数据缺失严重,区分线上渠道用户,能加强私域运营能力,同时弥补线下数据缺失问题。
如果是以APP/小程序为主战场的线上企业,则主要对用户接触的内容进行区分。区分出用户对哪些内容(新品?活动?时尚?健康?节日?……)感兴趣,从而选择更好的内容激活用户。
二、不适合优先做的内容相比之以上五个模块,有些分析可以相对靠后做:
  • 用户画像分析:好的用户画像是养出来的,不是天生的。如果一开始没有收集啥基础信息,就先不用动这个脑子,等数据多补充一些再说。
  • 用户行为路径分析:如果用户在小程序/自有电商平台的活跃数据很少,就不要急着做。数据都没几条,分析不出啥来。
  • 用户响应率预测分析:如果只有少量消费数据,就不建议做各种响应率预测(包括活动响应、流失预警、购买预测等等),历史经验上看,只基于消费数据预测,准确度都不咋可观,还不如直接上人工规则。
三、小结这一套用户分析体系搭建,是紧密结合数据采集过程的,充分考虑了:万一没有数据怎么办。由浅入深的推动(如下图)。
用户分析体系,该如何搭建
文章插图
这一套用户分析体系搭建思路,其分析思路,是站在业务视角,思考如何运营用户:
  • 高价值用户是谁?值得我投入多少?
  • 我能在哪些渠道,找到这些高价值用户?
  • 存量高价值用户,谁还在活跃,谁已经流失?
  • 我能用什么手段,保留存量的高价值用户?
  • 存量的低价值用户,是否有激活可能?怎么激活?
用户分析体系,该如何搭建
文章插图
这种目标感强的分析,远比列出来:“男女比例4:6”“25岁-30岁占比30%”更能解决问题。并且在推动业务的过程中,也能结合运营手段,补充数据,后续分析也越做越顺,同学们可以尝试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