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今天的社交媒体如此糟糕,始作俑者是「免费的互联网」?( 三 )

愤怒成为了互联网最常见的情绪 , 十年前惹你生气的是网易新闻 , 十年后惹你生气的变成了微博热搜 , 即使你悟透了互联网等于流量加广告 , 不想成为它牟利的棋子 , 又会有新的一批网民接替你的位置 , 替你生气 。
有没有社交媒体不会激怒人?腾讯微博应该算一个 。
当人人都是爽剧主角 @吴志奇
10 月 15 日 , 网传一位外卖员跑进上海浦东的全季酒店 , 脚步刚停在酒店前台 , 看到上面摆放着一个女人的头颅 , 脑浆流了一地 。
微信群里聊天截图疯传 , 我发了一个「惊」的表情包 。 微博很快也有了热搜 , 评论区的言论颇为激动:
「碎尸案没结束又来砍头 , 上海杀疯了?」
「这种人生性过于恶劣 , 应该拉去斩立决!」
「又是恐男的一天 。 不要靠近男人 , 会变得不幸 。 」

人们会抵触、反感、憎恨、不甘、激愤、暴怒 , 又痛快淋漓……但后来 , 一切消失得就像太阳底下毫无新鲜事 。 只要没发生在身边 , 那就是远在天边 。 尽管事件过程还未通报 , 真相可能还会反转 , 但真相总是过时的 , 最终结果通常缺乏关注 。
只是一场即时的「情绪狂欢」 。
所有人都想让你当下「爽」 。 社交平台让你当下「爽」 , 新闻发布者让你当下「爽」 , 网民对骂让你当下「爽」 , 我们自己也让自己当下「爽」 。 直到累了 , 倦了 , 麻了 , 但没人会担心 。 反转马上就要来了 , 另一波更「爽」的新闻马上又要降临 。
没有最爽 , 只有更爽 , 娱乐至死 , 无法停止 。
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着现实网络交织的爽剧 。 我们是生产者、旁观者、也是剧情推动者 。
没人察觉「撞见一颗头颅的外卖员」会越来越多 。
这话能当评论放出来吗? @方嘉文

因熟练的调教 , 我的社交网络推荐算法基本只会为我提供「哈哈哈哈」素材 , 而主要看新闻也来自权威媒体或是「手工打造」的 Newsletter , 「网怒」于我个人生活影响不多 。
然而 , 在工作上却得面对不少 。
因找选题而去刷的各大热搜榜 , 或是平常推文后筛选阅读的评论 , 经常都会让人看到乳腺增生 。
于是 , 我想了个自我调节的方式 —— 以过评论的标准来跳着看内容 。
这话有带来实际信息吗?这人有好好说话吗(羞辱性语言不是表达观点的必备元素)?评论有为自己的观点提供论据支持吗?
如果没有达标 , 再问一句:「我认识这人吗?」
不给它曝光或带来潜在的流量 , 这回应于我就足够了 。
做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 @刘凌歌
——我时不时就会想起这句话 。
我可以不跟着微博大 V 套娃似的转发一张「能实现你下个月愿望」的小鹿图片 , 但还是忍不住看着豆瓣里没有事实依据的明星八卦乐乐呵呵 , 我会尽可能不去被别人的观点影响 , 但看到部分评论仍会产生强烈的不认同甚至是反感 。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 , 当有用户发表人身攻击的言论时 , 如果社交媒体及时跳出「这条内容可能伤害到他人 , 你真的要发布吗?」的弹窗 , 很多人看到后会选择不再发布 。

图片来自:Tobias Rose-Stockwell , 爱范儿译
「做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 , 这句话就是我互联网冲浪时的脑海弹窗 , 多次拦截了我的「逞一时手快」 。
自我之像 , 不在镜中 @冷思真
斯坦福大学网络观察室技术研究经理 Renée DiResta 说 , 互联网上最贵的东西有两样 , 其一是注意力 , 其二是情绪 。 如果你能妥善地管理好这两者 , 那么就是你玩互联网 , 如果你管理不好 , 那就纯剩互联网玩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