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芝|东芝解散大连工厂,外企撤离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真相大不简单

东芝|东芝解散大连工厂,外企撤离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真相大不简单

文章图片

东芝|东芝解散大连工厂,外企撤离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真相大不简单

文章图片

东芝|东芝解散大连工厂,外企撤离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真相大不简单

文章图片

东芝|东芝解散大连工厂,外企撤离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真相大不简单

文:君折
前言
“在上个世界七八十年代 , 我国刚实行改革开放 , 引进了很多日韩、美、德企业在我国投资建厂 。 凭借低廉的用工成本和广阔的市场 , 这些外资企业在我国既打响了知名度又赚得盆满钵满 。 但是现在外资企业却逐渐势弱 , 纷纷退出中国市场转移生产线 , 这是为何呢?”
东芝解散大连工厂
近日 , 东芝大连公司启动解散和清算程序 , 这个大连人记忆中存在30年的东芝集团即将关停 。 东芝集团早在1991年就在大连建立了自己的首个生产基地 , 主要研制工业马达和电机播送用信号发射器 。 生产最高峰时 , 东芝集团在大连的员工高达2400人 , 能进东芝工作成为人人羡慕的对象 。
当时的东芝集团规模庞大 , 生产的商品质量也很优秀 。 以电脑为例 , 东芝电脑采用了液晶屏 , 显示效果优秀 , 同时采用的音响出色 , 稳定性高 。 在市场上一度占有极高的占有率 。 但是随着业务的逐渐调整 , 大连生产基地的产品品种越来越少 , 东芝将生产线转移至越南和日本国内 , 收缩业务后撤离中国 。

东芝在几十年前是当之无愧的“日产之光” , 在这家企业诞生了国本国内第一个电灯泡、第一台冰箱 , 还有全世界第一台笔记本电脑 , 被视为日本制造的代表 。 上世界70年代进入中国后 , 东芝逐渐从一个生产家用电器、重型电机为主体的企业转型成为了主攻通信、电子的综合企业 , 不仅有全球第二的半导体业务还有芯片等等 。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 , 东芝完全走在了风口上 , 半导体、通信哪一样不是当下大热的行业 。
可惜东芝发展的太早了 , 转型完全踩雷 , 错失了市场机会 。

东芝的衰落之路
2006年 , 东芝击败了竞争对手拿下了美国西屋电气77%的股权 。 这次竞争 , 东芝花费了54亿美元 , 是报价的3倍之多 。 为什么如此大手笔呢?当时通用和日本三菱在电子和半导体业务发力 , 东芝觉得这两项传统业务竞争太大 , 没有选择坚持研发 , 而是转头准备开发新业务 。 于是半导体业务上 , 东芝错失了机会 。
放弃半导体业务的东芝将闪存业务授权给了英特尔 , 英特尔改良了东芝发明的NOR , 开始大赚特赚 。 到了90年代 , 信息化席卷全球 , 日本经济泡沫破裂 , 东芝不得已全面收缩 , 虽然看到了内存的前景 , 却还要2-3年才能回本 , 短视的东芝再一次选择了放弃 。 而隔壁的三星花大力气挖到了不少东芝的工程师开始研究内存 , 并在2年后成功拿下全球存储器领域的No.1 。

消费电子业务上 , 东芝也没有保住最后的荣耀 。 中国制造业兴起 , 美的、海尔、格力等家电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 东芝在中国市场上接连受挫 。 这也就是为什么东芝花54亿大价钱也要购买西屋电气的原因 , 全球不可再生能源日益减少 , 核电正在得到各国的青睐 。
这一步也没错 , 但是随之而来的是2008年次贷危机 , 东芝交出了史上最差成绩单 , 净利润赤字3435亿元 。 2011年日本福岛地震引发核泄露 , 不少国家暂停了核电业务 , 东芝无法拿到新订单 。 没有利润怎么办?高层动起了歪脑筋开始财务造假 , 漏洞高达2248亿日元 , 事情败露后东芝股价暴跌 , 市值缩水40% , 蒸发万亿 , 社长再鞠躬也于事无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