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科技局|人工智能浪潮来袭 成都如何“智”汇前行?( 二 )


在空间布局上,成都正全力打造“一核一区多园”人工智能创新空间格局。“一核”即在成都高新区,依托成都新经济活力区建设国家级人工智能产业融合发展核心区;“一区”即在成都天府新区,依托成都科学城建设国家级人工智能创新设施集聚区;“多园”是指因地制宜建设“AI+”融合应用特色专业园区,推进我市人工智能“研发、产业、应用”聚链成群,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和创新生态链。
在场景构建上,成都重点打造“3+4”应用场景试验。“3”指的是结合成都优势领域,以智能空管、普惠金融、智慧医疗三大特色应用场景为突破口,形成10个以上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标志性应用场景,催生爆款产品、解决方案和重大创新产品。“4”指的是结合成都发展需求,打造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智慧农业、智慧旅游四大重点应用场景,培育以行业融合应用为引领的人工智能新业态新模式。
此外,成都还不断健全政策体系,将人工智能场景应用项目纳入城市机会清单,吸引国内外龙头企业、科研机构、创投机构、创新人才等各类创新资源参与成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下一步,我们还将通过打造高质量、高水准的创新平台聚集全球创新资源,并着力建设高质量创新支撑体系、强化前沿技术研发,力争将成都打造成人工智能前沿科技的策源地。”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
话机遇
专家院士现场支招
打通“政产学研用”对接“最后一公里”
面向未来,成都人工智能产业如何实现创新突破?在闭门会议上,来自各领域的院士专家和行业领军者们共同畅谈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未来,并为成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如何应对产业发展挑战?
人工智能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三大尖端技术之一,伴随着GPT-3、多模态的出现,模型参数越来越大,需要的算力也越来越大,将带来巨大的能耗。在“双碳”目标下,大模型和小模型要如何平衡和取舍?
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国家杰青获得者过敏意认为究竟用大模型还是小模型,取决于使用场景,“比如,在移动端可以使用小模型,在离线情况下可以使用大模型,使用大模型还是小模型是相对的,最终要根据场景做平衡与取舍。最终,人工智能的终极发展上限在哪?这需要学术界、产业界共同思考,持续探索人工智能发展背后的本质。”
此外,过敏意还建议,要加大对人工智能大企业的支持力度,发挥好行业内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进一步完善研发型创业企业的扶持政策,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营造更加丰富的场景。同时,进一步打通“政产学研用”对接“最后一公里”,让更多的高校成果,与产业发展需求相结合,走出校门,走向市场。
那么,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将对未来产业发展带来哪些变化?在过敏意看来,人工智能技术已在人脸识别、语音处理、视频处理、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将对艺术类行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像文本创作等有主观情感类的人工智能应用将出现。
算力基础设施如何赋能城市发展?
算力水平决定数字经济水平,在人工智能算力需求加速的背景下,各地正竞相布局建设大算力平台,规划和建设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华为也积极参与其中。“大模型具有多任务的泛化能力、数据处理精度更高且具有自动学习能力,在解决产业发展面临的大计算问题时能发挥重要作用。但也面临着算力成本高、能耗高等挑战。”如何破题?华为昇腾计算业务CTO周斌表示,算力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势在必行,通过高效利用将对本地产业相关发展带来巨大促进作用,经过前期周密的算力需求调研,成都也是华为算力布局中的重要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