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飞飞|具身智能之于AI产品未来的发展( 二 )


笛卡尔说过:“我思故我在”,因为意识决定了我的存在。海德格尔后来对笛卡尔的观点进行了批判,他提出“我在故我思”,因为人们的存在才有意识,才能感知这个世界,如果人不是人存在于其他的生物体里,比如蝴蝶、鲸鱼,那么人对于世界的认知也会不同。
李飞飞|具身智能之于AI产品未来的发展
文章插图
海德格尔——successor德雷弗斯在MIT演讲题目(为什么AI研究者应该研究“存在与时间”)
因此具身智能区别于传统AI也很大程度上受到海德格尔哲学理论的启发:

  1. 智能是非表征的;
  2. 智能是具身的——存在先于意识;
  3. 智能是在与环境交互时体现的。
三、下一步的AI产品笔者以为,无论是传统基于表征的深度学习还是新提出的具身的、基于存在与时间的具身智能都要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毫无疑问,如果要做到一个通用型的人工智能,多模态的、具身的、主动交互式的人工智能体一定是必由之路。
为何如此笃定?因为何为人工智能、是人类-高级智慧体定义训练的一种人造的、类人的高级智能。
既然如此,是不是应该具备人类这种高级智能体的特性呢?比如生物体的进化、比如高层次的智能:推理、演绎、下棋等,也包括低层次的智能:行走、交谈、感知。
李飞飞|具身智能之于AI产品未来的发展
文章插图
snapchat的AR lens
因此,私以为未来的AI产品方向应该是从传统的2D平面人工智能(比如图像分类、目标检测、分割等任务)向3D空间的,向4D时序的方向发展(存在与时间)。
  • 比如我们看到短视频/视频vlog这几年较原来的微博图文有了极大发展,因为可以带给用户基于时间的空间的、环境的更多信息;
  • 发展向给用户更加沉浸式的体验,比如AR/VR、提供的是基于空间、环境、时间的全方位的感知与体验;
  • 发展向具身的虚拟数字人/AI智能助理,人形的机器人比如说特斯拉发布的tesla bot,视觉+语音的多模态主动式的与用户交互;
  • 发展向智能车,对外适应环境适配复杂路况、交通情况进行智能驾驶,对内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可感知可交互的“第三空间”,满足用户的不同场景需求。
作者:大仙河,5年智能硬件产品经验,2年人工智能算法产品经验;微信号 :大仙河知识学堂
本文由 @大仙河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Pexels,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