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数字化时代的泥腿子”淘特:一种价值在回归( 二 )


她强调 , 为持续提升体验 , 淘特自身内部有个名为“为不爽抓虫 , 为特爽发声”的问题反馈机制 , 以及季度周期的“红白萝卜机制” 。 每个小二必须化身客户 , 以实际体验洞察业务问题 , 最后实现“拔出萝卜带出业务背后的泥” 。
将七公说的“行动在腿上”与文珠说的“拔出萝卜带出业务背后的泥”结合一起 , 淘特小二的形象 , 可以说是“数字化时代的泥腿子” 。


数字化代表了一种无可逆转的趋势 , 也是这个时代最大的确定性之一 。 但是 , 当行业标榜太重 , 它一度成了高高在上的神力 , 好像只要坐等就好 。 阿里已经算是极为务实的组织 , 几年来 , 数字化展现了深入行业的落地精神 。 但是 , 面向下沉市场 , 过往一段 , 同样没有展现出泥腿子的气质 。
淘特小二不是阿里最大的群体 , 目前直接创造的价值可能也远不如其他许多兄弟单元 , 甚至淘特还是目前阿里集团资金支出最大的板块之一 , 但我们认为 , 趟在最前沿 , 满腿市场、业务的泥腿子淘特小二们 , 正在重拾并深刻践行阿里核心价值观“客户第一”的要义 。
它让我想到了阿里诞生初期、B2B业务团队的“中供铁军” 。 尽管维度、时代不同 , 但精神没有二致 。
这是淘特之“特”的魅力 , 更是看上去高大上的数字化的真正魅力 。 数字化并不神秘 。 它的落地挑战 , 技术、产品、模型创新固然重要 , 回归初心、深入一线、走向客户现场服务 , 远比其他更为关键 。
在阿里的诸多单元中 , 淘特的企业服务、数字化战略 , 看上去并不那么直白 , 但在淘特直营、淘特直供以及淘特小二的服务中 , 隐含着全链路的服务模式 。
淘特被视为淘系下沉的核心利器之一 。 行业人士亦习惯视它为“抵御”或“进攻”拼多多的尖兵 。
或许此前诞生时有强烈的竞争用意 。 毕竟 , 前一周期 , 拼多多低价、特价竞争的势能显著 。
不过 , 夸克认为 , 竞争无可回避 , 用户、商家、GMV的增长很关键 , 但此刻 , 淘特单元隐含的价值 , 决非竞争维度与这类增长指标所能涵盖 。
它确实更像是阿里集团与行业价值的一种复归 。
放在数字化进程开始加速深化的疫后 , 这一组织 , 或者这一组织代表的一种价值取向与落地实践 , 简直是一种无可替代的天赐 。
所谓“价值复归” , 逻辑之一在于:多年过去 , 当淘系从一个“小不点”发展壮大 , 走向复杂 , 成为全球最大的现代商业零售生态组织之后 , 它内在的矛盾 , 就变成了围绕用户、客户需求与体验的复杂与简洁组织的挑战 。
这一重挑战 , 远比外部竞争更大、更紧迫 。
过去几年 , 外界喜欢谈阿里相比同业更为密集的组织架构升级 , 关注竞争 , 而没有看到它内在的自觉进化 。 这是一个清醒的组织 。
但一个组织复杂之后 , 再自觉、清醒 , 也会经历痛苦的挑战 。 如何将一种复杂生态改造为敏捷、协同的形态 , 重拾简洁、简单、普惠、信任、负责、永续经营的运营模式、机制、组织文化 , 它至少已经历10年之久 。
尤其当大淘宝开支散叶、多个单元“出淘”之后 。 这几乎成了淘系乃至阿里集团的最大脉络 。
此前 , 夸克梳理过淘宝开放、“失控”、“解耦”史 , 也解析过淘宝、天猫以及聚划算之间的裂变与聚合 。 底层逻辑 , 无一不是业务、组织复杂之后 , 如何回归初心 , 围绕客户与用户的需求与体验 , 强化创新 , 重新建构服务模式 。 这当然也是持续创新的话题 。
于阿里来说 , 2015年“大中台小前台”、2016年“五新”战略、2018年手淘改版、2019年天猫旗舰店2.0升级以及匹配的各种组织升级 , 甚至包括所谓“商业操作系统”、各种数字化开放与输出的逻辑 , 种种变化中 , 无一不体现对于这种挑战的化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