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离|87家日企完全“撤离”,在华建厂20年,是什么让他们这么慌张?
我们国家是一个制造业大国,这是得益于发达的基础工业体系和巨大的劳动人口基数,很多国际知名品牌为了降低用工成本,都会选择把工厂建在中国。
其中,日本和韩国的电器、通信、软件和汽车等行业十分发达,在中国的代工厂也非常大,一度占据主要市场份额。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日韩企业却开始纷纷撤离中国,难道是他们的产品卖不出去了?其中到底有什么隐情?
1.东芝率先撤出中国市场
在众多日本电子企业中,东芝算得上是行业巨头,他们也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日企之一。早些年,东芝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很高,每年的营业利润足以维持他们的投资兴趣。但是近些年,东芝的市场占有率越来越低,已经很难看到这家公司的产品。
文章插图
曾几何时,东芝的洗衣机、冰箱家喻户晓,后来他们开始发展高尖端电子产品,东芝电脑同样很受欢迎。然而,随着销量一年不如一年,东芝最终选择撤出中国市场。从1991年首次建厂以来,东芝以大连为中国本部,开始了长达30年的漫长发展历程。
在这段时间里,东芝业务涉及到电子、通讯、家电等各行各业,光是在我们国家,就有18万东芝员工。随着东芝的扩张速度越来越快,他们也一度垄断了中国电子市场,但是受到海外品牌和国产品牌的强力冲击,东芝没能扛住,如今离开可能也是无奈之举。
据了解,东芝销售线将会在9月30日正式关闭,他们留在国内的30多家工厂和技术研发部门也会在2022年之前撤走。这些生产线全都会被转移回日本,可见在日本经济低迷的大背景下,日企已经无力承担跨国发展的巨大开支。
2.日本企业集体撤出
文章插图
连东芝这样的大型跨国企业,都没能扛住市场冲击,主动撤离中国市场,更别提其他日本企业。东芝一家企业的撤出,就会导致10多万人失业,他们会对本就形势严峻的就业市场,造成更加强有力的冲击。
数据显示,2020年结束前,已经有87家日本企业离开中国,而且是完全撤离,从研发、生产、销售到维护,每一个环节都离开中国。进入2021年后,又有1000多家企业离开中国,称之为“逃离中华市场”也不为过。
那么,这些撤走的日本企业都去哪了?据了解,大部分日本企业都把生产线转移到了东南亚地区,其中以越南和印度最多。其中的原因可想而知,和中国相比,越南和印度的劳动力价格更低,在防疫形势没有明显改观的情况下,为了尽可能缩减成本,日本企业只能在用工费方面开源节流。
3.东芝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
文章插图
东芝进入中国市场20年后,达到了发展顶峰,当时他们的员工数量接近20万,年营业额也让日本总部的高管们十分满意。但是进入2013年后,风云突变,东芝的销售额开始大幅度下滑,很多部门已经出现维持不下去的情况。
到了2015年,东芝为了达到财政审核方面的要求,试图对文件进行造假,结果被媒体曝光。强大的负面舆论影响,让东芝的销售额进一步下滑,进入2016年后,公司的亏损额已经达到88亿美元。
为了维持生存,东芝不得不出售旗下业务,他们先是卖掉了赖以生存的芯片研发部,等于放弃了立足之本。紧接着,东芝把个人终端电脑业务卖给了夏普,等于彻底放弃了电脑市场。
文章插图
然后,东芝又把相机业务卖给佳能,甚至连东南亚地区的家电工厂,也被创维等国产品牌相继收购。可以说,现在的东芝几乎是一家空壳公司,旗下主要业务已经被悉数变卖。如今,东芝又把仅剩的一些工厂转移到东南亚,但这恐怕也维持不了太长时间。
- 增资|撤离、暂缓!马云没有想到,蚂蚁融资生变,原因浮出水面
- 撤离|郭台铭越南敛财390亿,富士康加速撤离,80万中国员工无法取代系列一
- 血汗工厂|富士康倒大霉了,斥资65亿撤离中国,印度富士康却再次停摆
- 中国制造|苹果越南生产线已启动,日本也将撤离,会给中国制造业带来挑战吗
- 富士康|终于等到这一天!富士康对外宣布:将逐步“撤离”中国市场
- 日企|日媒调查结果显示:日本主要企业均不选择退出中国市场
- 第五届上海交大中日企业创新合作论坛聚焦数字化时代城市运作
- 阿里巴巴|阿里大股东是日企,腾讯也由外企控股,而蚂蚁股权名单更出人意料
- 霸州|阿里大股东是日企,腾讯也由外企控股,而蚂蚁股权名单更出人意料
- 日企|【特稿】员工幸福也是生产力!日企推“AI相亲”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