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雨下不停!大水来了怎么办?古人的妙计不少

最近郑州下雨的话题又上了热搜 , 就在不久前 , 郑州等地暴雨引发的汛情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 。 在国家统一指挥下 , 在抗洪战士们的团结努力下 , 我们取得了胜利 。
大水如此可怕 , 在技术条件相对欠发达的古代 , 古人怎样应对汹汹而来的大水呢?
个人将其大致总结为“拦、引、存、通”的“四字诀” 。
“拦”字诀
“拦”即利用一定的设施将大水拦下 , 对应的是古代的“堤防” 。 “堤防”即我们常听到的“河堤”“堤坝” , 至于“堤”和“防”的区别 , 有的学者认为“堤”是指大型堤坝 , 而防是指“小型堤坝” , 我们可大致统一将其理解为“具有挡水作用的设施” 。
从这个意义上理解 , 不仅专门修建的河堤算堤防 , 古代城市的城墙也算 , 因为其同样具有挡水作用 。
郑州所在的古黄河中下游地区 , 早在新石器时代 , 就因雨季降水量大而饱受洪涝灾害的影响(降水引起黄河水位上涨 , 进而导致洪涝灾害) , 以修筑堤防“拦水”的治理方法也早早被提出 , 如上古传说中的共工、鲧都曾修筑堤坝防水 。 那么 , 最早的堤防遗址可能是什么样的形态呢?答案是环壕 。
环壕是早期人类聚落的一种形式 , 说白了 , 就是一群人聚居在一个地方 , 然后周围挖一圈壕沟 , 挖出来的土 , 再堆垒成一圈土堆 。
这其实是一种早期的“防御设施” , 也被认为是早期“城防”的雏形 。 壕沟可以阻挡野兽和其他部落成员的入侵 , 而土堆则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阻挡洪水的作用 。
郑州雨下不停!大水来了怎么办?古人的妙计不少
文章图片
陕西西安的姜寨遗址为一处仰韶文化时期的大型聚落遗址 , 遗址呈内聚向心环形布局 , 防御设施为人工壕沟 , 为一处环壕遗址 。 图片来源:考古中国
“引”字诀
“引”即通过人工开挖的水渠将水进行引流 , “引”字诀在中国古代有两种方法体现 , 一种是地表的明渠 , 一种是地下的暗渠 。 与自然河流有干流、支流之分类似 , 水渠一般有干渠、支渠之分 。
地表的明渠除了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水害 , 还能将蓄积的水“二次利用”——灌溉农田 。 但明渠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 即古书上所说的“岸善崩” , 一旦控制不好会造成更大的水害 。
暗渠则是一种地下引流的方式 , 其中极具代表性的是“井渠法” 。 井渠法是先在地面上挖一定数量的竖井 , 然后在这些井下挖渠 , 使这些井相通 , 穿过山地 , 让水在地下“跑” , 不仅能解决明渠“岸善崩”的缺点 , 还能减少开挖渠道的工程量 。
汉代是井渠法技术达到成熟的时期 , “龙首渠”便是这时期最著名的井渠工程之一 。 龙首渠的北渠在今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 , 它向南“引”洛河 , 在蒲城县境内“穿”铁镰山而过 , 最后在大荔县境内再入洛河 。
考古工作者在今蒲城县的永丰境内 , 发现了若干个竖井 , 横贯在南北2600米的距离之间 , 井与井之间的相邻距离大约为260米、224米、160米、11米 , 基本与史书记载相吻合 。
郑州雨下不停!大水来了怎么办?古人的妙计不少
文章图片
龙首渠之井渠示意图 , 图片来源:中国考古学通论
其实 , 汉代并非井渠法的创始时期 , 在著名的秦始皇陵园内 , 考古工作者亦发现了带有竖井的地下暗渠 , 分布于秦始皇陵封土堆的东部和南部 。
有趣的是 , 在秦始皇陵所在的骊山北麓的洪积原 , 还有人工夯筑的防洪堤 , 以防山谷之水冲击秦陵 , 这表明秦陵内外运用了堤防、井渠等多种排水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