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师|共享出行成沃土 谁能搭上95后的顺风车

《大学生出行方式调研暨大学生顺风出行研究报告》显示 , 除了更高的性价比 , 大学生对顺风车“一站式直达 , 不用排队”“相比高铁飞机 , 即时性更高”“个性化需求可以跟车主灵活协商”这三个特点的认知占比分别达42.64%、35.66%和29.46% 。
从发掘传播各类热门流行语到积极尝试各类新鲜事物 , 从广泛进行社交化行为到重度依赖科技与互联网产品……出生于1995年以后的95后年轻人 , 凭借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和强大的消费能力 , 成为了各大行业和领域关注的焦点人群 。
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2020年统计显示 , 全球95后在2019年达到24亿人 , 占世界总人口的32% , 成为数量最多的一代人 。 显然 , 95后的消费趋势和偏好 , 不仅会影响单一企业和品牌的发展情况 , 更是会深度左右着各个产业的前景方向和未来 。
“有人说 , 95后非常铺张浪费 , 兴致上来了就会盲目消费 。 我认为这一观点充满了偏见 。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薛旭认为 , “95后更关心的是‘体验’ , 追求更高的‘品价比’ , 他们总会尝试去挖掘最好的价值和服务 。 ”
他认为 , 95后更偏好社交性、常以精神消费为驱动的实体消费 , 更愿意为兴趣买单 , 更喜欢情感代入感强的产品 , 并影响他们父母的消费 , 有较高的生活费用 , 并且他们的偏好能显著影响家庭购买决策 。
近年来 ,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迅速进步 , 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 大学生也不例外 。 若干年前 , 大多数大学生出行基本都是公交、地铁、自行车 , 返乡时则是火车、大巴 , 打车和乘坐民航的频率并不高 。
近日 , 城市智行信息技术研究院、每经智库-新出行研究院联合嘀嗒出行 , 共同发布了国内首份《大学生出行方式调研暨大学生顺风出行研究报告》(以下简称《顺风出行报告》) , 从出行角度拨开偏见 , 揭开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新画像 。 从中 , 人们很容易发现出行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脉搏 。
“便捷、舒适”是王道
“带着一袋子馒头和咸菜 , 背着一壶白开水 , 拿着从乡亲们手里筹来的学费 , 坐着绿皮火车摇摇晃晃地驶向心中的大学……”曾经多次在电影和电视剧中出现的情节桥段 , 如今几乎在现实生活中销声匿迹 。
近20年来 ,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 , 人民收入水平提升 , 更多家庭能够为子女读大学提供更好的经济支持 ,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大学生消费升级 。
根据CBNData的数据显示 , 我国95后开销约占全国家庭总开支的13% , 消费增速远超其他年龄层;QQ广告发布的《Z 世代消费力白皮书》则显示 , Z 世代每月的可支配收入达3501元 , 且在19岁到23岁年龄段的在校95后 , 35%有多种收入来源 。
“可支配收入的提升 , 让大学生群体更加注重生活各方面的体验感 。 ”薛旭认为 , 小到衣服、食品 , 大到出行、居住 , 95后不太愿意“将就”或“委屈自己” 。
《顺风出行报告》的调查数据显示 , 每月搭乘出租车/网约车1-10次的大学生占比分别为57.57%和60.16% , 均为六成左右 , 由此可见四轮出行在大学生中的普及度明显提升 。
同时 , 每月打出租车11-20次 , 21-30次的大学生占比之和11.75% , 每月打网约车11-20次 , 21-30次的大学生占比之和为16.54% , 并且这些数字还呈现出了不断增长的态势 。
“相较于较为拥挤、时间固定的公共交通工具而言 , 出租车与网约车更灵活方便 , 舒适性也更高 。 ”华南理工大学大三学生任凡直言 , “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 , 我觉得出租车与网约车可能会更安全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