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我们该如何看待“超前点播”

■采访人员 卫 中
【商业模式|我们该如何看待“超前点播”】“左三元 , 右三元 , 等过一天再三元”“买了会员又要花钱买‘超前点播’ , 会员和普通用户有什么区别啊”……日前 , 腾讯视频对热播剧《扫黑风暴》采取“超前点播”的更新方式引发许多网友吐槽 。 并且 , 此次“超前点播”还增加了一个颇具争议的规定 , 那就是必须按顺序解锁剧集 。
对此 , 上海市消保委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声 , 认为:既然是按集收费的 , 那消费者就有权选择他要看的那一集 。 所谓的“按顺序解锁观看” , 涉嫌捆绑销售 , 是对消费者选择权的漠视 。 昨天 , 腾讯视频主动回应:会尽快调整解锁规则 , 支持用户选集解锁 。 对此 , 上海市消保委再度发声:“对腾讯视频的承诺改进表示支持 , 同时我们希望有类似情况的其他平台也能够积极跟进@优酷、@爱奇艺等等 。 ”
至此 , “按顺序解锁观看”的风波基本平息 , 然而 , 关于“超前点播”的争议依旧甚嚣尘上 。 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这一模式?
商业模式迭代更新 , 观众越来越愿意为好作品付费
“超前点播”并非新鲜事物 。 早在2019年《陈情令》《庆余年》等剧尝试“超前点播”大获成功时 , 爱奇艺总裁龚宇就预测“超前点播”模式会成为一种常态 。 事实上 , 近两年来 , 越来越多的观众对喜爱的剧集不吝于花钱提早享受 , 尤其是在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观众群体中 , 对“超前点播”的接受程度很高 。 据统计 , 2020年有30%的网络剧、59%的网络首播电视剧实现了“超前点播” , 调查中累计花费10-50元的观众占比达到30% 。 观众看网络综艺时也同样愿意花钱 , 2020年总上线网络综艺229档 , 其中仅限会员付费观看的多版本和衍生节目占比60% , 达到137部 。
这一态势让业界备受鼓舞 。 众所周知 , 长视频平台常年亏损 , 亟须在商业模式迭代更新中寻找新的盈利空间 , 而“超前点播”则被视为扭转乾坤的法宝 。 除了对平台的商业回报之外 , “超前点播”的流行也侧面印证了中国精品网剧越来越多 。 据《2021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 , 有61.6%用户付费原因是为了自己想看的优质内容 。 而一部剧的“超前点播”销售数量 , 也是其质量和口碑的直观体现 。
会员权益一步步被拆分 , 平台能否多一点诚意
然而 , 不可否认的是 , 从“超前点播”这个模式出现的第一天起就伴随着巨大的争议 , 一大焦点是观众原本就是为了更早看到后续内容才去购买会员 , 如今再来个“超前点播” , 会员的权益何在?
不少网友认为 , 视频平台这是瞅准了用户支持正版的心理 , “套娃式”割“韭菜” 。 甚至 , 有人拿起了法律的武器 。 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 是2019年 , 吴声威律师起诉爱奇艺在《庆余年》中的“超前点播”模式损害了自己的会员权益 。 最终 , 法院以爱奇艺单方面更改用户协议为由判决吴声威胜诉 , 但同时也表示“超前点播”的商业模式并不违法 。
“尽管不违法 , 但绝对不合理!”有专家分析指出 , “超前点播”的行为相当于先骗用户“上车” , 再逐步拆分会员的权益 , 然后让用户花钱赎回去 , 这种商业模式太“鸡贼” 。 吴声威律师认为 , 这种具有一定垄断特性的剧集采用“超前点播”模式 , 会对“用户会员权益边界形成不稳定性” 。
或许有人会说:用户既然不愿意为“超前点播”买单 , 可以不买啊!事实上 , 眼下 , 热门剧集往往会被某一家视频平台买断 , 是否要超前点播、超前点播多少集都是由平台说了算 , 用户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就只能被随意拿捏 。 长此以往 , 是否会让用户感到厌倦而离开 , 值得平台三思 。 毕竟 , 愿意购买会员的观众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正版 。 探索新的商业模式无可厚非 , 但总盯着同一批用户薅羊毛显然不是上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