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钹近影张钹(左一)在实验室与博士生讨论。|张钹:中国人工智能奠基者(科教人物坊)( 二 )


就这样 , 张钹跟张铃开始了一场跨越大洋的人工智能合作研究 。 约1年后 , 他们联手完成了一篇人工智能领域的论文 , 实际上这也是中国科学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第一篇学术论文 , 成功发表于人工智能领域顶级国际期刊《IEEE模式分析与机器智能汇刊》 , 引起了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 , 这让张钹等中国学人颇为扬眉吐气 , 也增强了他为中国人工智能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信心和决心 。
从少年郎到白发翁
水木清华育人六十余载
1982年初 , 张钹结束访学回国 , 着手进一步开拓人工智能研究 。 为了解产业界对人工智能技术的需求 , 更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 张钹与其他科研人员一起深入从西南到东北的很多工厂调研 , 形成了基本判断:机器人将来会成为国内一项重大需求 。
根据上述判断 , 张钹领衔组建了清华大学智能机器人实验室并着手购置重要试验装备 。 为此 , 张钹与同事们多方奔走、筹措经费 , 联系国内外相关厂家 , 进行洽谈协商 。 在有关方面的大力协助下 , 清华大学智能机器人实验室成功添置了中国第一台进口机械臂 。
机械臂是高精度、高度非线性、强耦合的复杂系统 , 是人工智能的工业智能化应用的典型 。 对于清华大学智能机器人实验室而言 , 引入这款机械臂对于科研和教学无疑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 张钹对此非常期待并倾注了大量心血 。 他回忆说:“当我知道机器臂已经装上飞机 , 正在飞往北京时 , 那种兴奋真的难以言表 。 ”机械臂运抵北京后 , 张钹亲自跟车到机场“迎接” , 直到搬运、装车、运抵清华园 , 他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
关于自己的职业生涯 , 张钹曾这样概括说:“我一辈子就做了两件事 , 一件是读书 , 另一件就是在清华大学教书育人 。 ”
从毕业留校至今 , 张钹在清华大学的三尺讲台上坚守了超过一甲子 。 从不满24岁初登讲台的青涩年华到耄耋之年 , 他可谓桃李满天下 , 为国家培养、输送一批高科技专才 , 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领域 。 据统计 , 他培养的博士研究生近九十名 。
万事开头难 。 人工智能作为当时中国的新兴学科 , 科研和教学的条件都很艰苦 。 张钹介绍说 , 那时候 , 虽然他们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基础 , 但是软硬件条件与国际同行相比 , 差距很大 , 研究资料也不足 , 特别是专业、权威资料匮乏 , 更多是靠自力更生摸索 。 在那样的环境下 , 想留住优秀人才着实不易 。 面对徘徊在出国或留校读博士并向他请教的学生 , 张钹语重心长地说:“国外知名导师的科研、教学水平比我高 , 培养条件也比我这里好 。 你们选择出国深造和科研 , 我非常支持 。 但是如果你选择留下来 , 我会全心全意地培养你 , 绝不辜负 。 ”肺腑之言感人至深 , 与他交谈的学生大部分选择了留下来 , 与他并肩奋战在人工智能领域并成长为行业的佼佼者 。
从一片空白到创新中心
中国人工智能造福全人类
路漫漫其修远兮 , 吾将上下而求索 。 张钹和志同道合者正视差距、风雨兼程 , 一路追赶着国际人工智能发展前沿 , 取得了丰硕成果 。
1983年是张钹人工智能科研的丰收年 。 当年 , 国际人工智能大会在德国召开 , 张钹和张铃一起成为率先在国际人工智能大会上发表论文的中国科学家 。 1984年 , 他和张铃摘得一项欧洲人工智能奖项 , 成为首次获得该领域国际重要奖项的中国人 。 1985年 , 他领衔成立了中国首个智能机器人实验室 。 1987年 , 他培养的中国第一位人工智能领域的博士生毕业 。 1990年 , 他和同事一起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人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 1987-1994年 , 张钹出任国家“863计划”即高技术计划智能机器人主题专家组专家 , 承担国家重点攻关课题 。 2018年 ,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 , 张钹出任研究院院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