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十年图鉴——科创( 二 )
文章图片
2016年底 , 由中科大作为项目主体承建的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全线贯通 , 并于2017年9月29日正式开通 。 本报采访人员徐旻昊摄
2016年8月16日 , 中科大潘建伟团队主导研制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 。 当年底 , 全球首条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国家量子通信骨干网“京沪干线”全线贯通 。
“安徽创新”不断助力我国科技进步 。 中国电科38所直升机卫星通信终端“照亮”神舟回家路;中国电科43所为天宫二号、神舟飞船等多个系统提供抗辐照电源、温度变换器等关键电子元器件 。 目前 , 安徽省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161个 , 在量子通信、“东方超环”核聚变装置、稳态强磁场超强混合磁体装置、智能语音、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取得了一批世界领先、国内一流的重大科技成果 。
文章图片
合肥京东方10.5代线生产场景 。 本报采访人员李博摄
2017年 , 安徽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 , 在量子计算、热核聚变、稳态强磁场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重大科技成果 。
12月20日,全球首条最高世代线——BOE(京东方)合肥10.5代TFT-LCD生产线投产 , 标志着安徽在全球显示领域已成为领跑者 , 作为全球最大尺寸液晶显示生产线 , 京东方10.5代线智能化和核心工艺技术均达到业界最高水平 。
中国电科38所发布完全自主设计的数字信号处理器——“魂芯二号A”芯片 , 每秒千亿次浮点运算 , 实际运算性能同类产品最强 , 单核性能超过国际市场上同类芯片性能2.5倍 , 充分验证了国产处理器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
文章图片
“魂芯二号A”芯片 。 (资料照片)
2018年 , 安徽省深入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滨湖科学城、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省“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建设 , 启动建设量子信息科学安徽省实验室等10家实验室、人工智能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等10家创新中心 。
2019年9月20日 , 总投资约1500亿元的长鑫存储内存芯片自主制造项目在合肥投产 , 标志我国在内存芯片领域实现量产技术突破 , 拥有了这一关键战略性元器件的自主产能 。
2019年4月24日 , 安徽创新馆开馆 。
文章图片
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光量子干涉实物图 。 (新华社发)
2020年12月4日 , 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我国科学家量子计算研究进展 , 中科大教授潘建伟、陆朝阳等组成的研究团队 , 成功构建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 。 这一突破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实现“量子优越性”的国家 。
2021年10月 , 中科大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二号”问世,光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二号”运算速度刷新世界纪录 。 12月30日 ,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所EAST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东方超环) , 继成功实现可重复的1.2亿摄氏度101秒和1.6亿摄氏度20秒等离子体运行后 , 再创新的世界纪录 , 实现1056秒长脉冲高参数等离子体运行 。 (武长鹏汝平)
文章图片
2022年8月12日 ,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制的国家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产生了45.22万高斯的稳态磁场 , 刷新同类型磁体的世界纪录 。 本报采访人员徐旻昊摄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合肥京东方10.5代线生产场景。|【2017年】
-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中科大教授、中科院院士潘建伟在实验室工作。|【2012年】
-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从2013年开始|【2014年】
-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2016年底|【2016年】
-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2015年11月3日|【2015年】
-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在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所拍摄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2013年】
- 电池|扎克伯格预言,未来十年电脑连“废品”都不收,可信吗?
- 本文转自:新民网新民晚报讯(记者郜阳)在今天上午召开的2022浦江创新论坛成果发布会上|“理想之城”报告又来啦!十年间上海高水平科学家增长约8
- |十年前怒怼马云的企业家,如今陷入绝境,全员停工待岗
-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推介会现场。|2022年中国移动安徽智慧城市推介会在安徽屯溪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