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前,他收到了钱学森的亲笔回信…

21世纪 , 量子科技炙手可热 。
从量子光学到量子信息 , 再到用量子技术发现量子世界的美妙之处 。 “邂逅量子世界之美” , 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如是形容他的科研生涯 , 他的一生也折射着中国量子科技的发展进程 。
什么是量子?量子可以为我们带来什么?郭光灿用一个生动的比喻诠释了他对量子的理解:“我从合肥来到北京 , 基本上是要么坐高铁要么坐飞机 。 但从量子的角度 , 它既坐高铁又坐飞机 , 虽然难以想象一个客体会走两条不同的路 , 但这恰恰就是它的特点之一——不确定性 。 ”
如此奇妙的量子世界 ,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 , 则是鲜有人知 。 而从国外做访问学者归来的郭光灿敏锐地意识到 , 量子信息 , 这个新兴的学科 , 是一个极富有生命力的崭新发展方向 , 是中国可能在国际学术界占据一席之地的大好机遇 。
“国内没有人支持 , 是因为大家都不了解 , 我就想办法让大家知道它的重要性 。 ”于是 , 郭光灿写了一批科普作品 , 连续发表五篇论文在学术界扩大影响 。 “尤其高校的老师 , 第一次看量子信息就是从这里 , 他们后来说每一篇都复印了去学习 。 ”
这样做还远远不够 。 1998年 , 郭光灿开始组织量子信息香山科学会议 , “为了提高会议的整体水平 , 我想邀请一位大人物来主持这个会议 。 ”
郭光灿给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写了一封信 , “当时我还挺天真 , 想找全国最牛的科学家 , 就大胆地邀请钱老做香山科学会议的主席 。 ”让郭光灿惊喜的是 , 钱学森很快回了信 。 在信中 , 钱学森说 , “我很同意您说的我国应统一组织全国力量攻克量子信息系统的技术问题 。 ”同时 , 就如何组织全国力量 , 钱学森还以“两弹一星”的经验 , 在回信中表达了他的意见 。 遗憾的是 , 因身体原因 , 钱学森婉拒了做香山科学会议主席一事 。
23年前,他收到了钱学森的亲笔回信…
文章图片
钱学森回信 。 受访者供图
虽然没能成功 , 但钱学森的回信以及他对于量子信息研究的态度 , 都让郭光灿倍感振奋 , 也激励着他往后的研究 。 随后 , 郭光灿找到同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的王大珩院士 , “他欣然同意 , 说中国人必须在量子信息领域有自己的声音 。 ”
在老一辈科学家的支持下 , 量子信息香山科学会议成功举办 , 郭光灿也通过主题报告 , 让更多人知道了量子信息这个领域 。
有了人才资源的支撑 , 经费是科研攻关面临的又一个最现实的难题 。 为此 , 郭光灿想尽了办法 。 1997年 , 中国制定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 , 开展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重点基础研究 。 郭光灿瞅准了机会 , 他认为 , 量子计算、量子密码都是国家需要的 , 肯定有很大希望得到资助 。
然而一连三年 , 他把材料交上去后 , 却杳无音讯 。 郭光灿没有灰心 , 第四年 , 他继续向国家提交材料 , 终于拿到了两千五百万的项目经费 。
这个项目是我国量子信息领域的第一个“973计划”项目 。 借助这个项目 , 他把国内这个领域的主要队伍都拢了起来——十几家参与单位 , 五十多位骨干研究人员 。 这支队伍成为日后中国量子信息科研力量的一支重要班底 。
23年前,他收到了钱学森的亲笔回信…
文章图片
郭光灿在实验室交流讨论 。 受访者供图
“土著”偏多——这是郭光灿的实验室队伍的一大特点 , 大多成员都是从学生时期就一直跟着他的中国科技大学“土著” 。 相比其它实验室引进人才的策略 , 郭光灿凭借自己独到的眼光 , 培养出了一支富有创新开拓精神和冲击国际科研前沿能力的学术队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