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创中心|让科技成果在实践中落地生根

在近日举行的2021年广西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徐华蕊研究员和孙立贤教授分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自然科学类一等奖 。
同一高校 , 同一学科 , 同年斩获两项广西科技奖一等奖 , 在广西高校中并不多见 。 奖项获得者、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校长徐华蕊说:“这是学校主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结出的‘硕果’ 。 ”
长期以来 ,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道阻且长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桂电”)因势利导 , 成立了科技成果转化领导小组 , 打造了技术转移管理办公室、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等平台 , 形成管理、服务、运营“三位一体”体系 , 不断释放科技创新发展活力 。 2019年 , 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 “十三五”期间 , 该校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金额年增长20%以上 , 2020年授权发明专利转化率达15.4% 。
“四创中心”:
科技成果“孵化器”
坐落在桂电花江校区的“四创中心” , 融“创意创新创造创业”为一体 , 总面积2.5万平方米 , 计划引入100家企业 。 这既是一家大学生科教协同育人基地 , 也是一家大学生科技成果孵化基地 。
桂林飞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入驻“四创中心”的桂电校友企业之一 。 “之所以第一批入驻 , 校友感情只是其一 , 关键是这里优越的创意创新环境 。 ”飞宇公司总经理魏承赟说 , “在这里 , 一些前期研发项目 , 可以让在校大学生参与、进行探索 , 大学生们也可将自己的创意创新项目进行实践演练 , 从而实现校企双赢 。 ”
飞宇公司成立于2007年 , 主营无人机和摄像云台 。 2019年 , 入驻“四创中心”后 , 20多名本科生、研究生为公司研发助力 , 公司与学校成功联合申报多个课题项目 。
“我们在‘四创中心’的前身‘创新基地’ , 挖掘到了‘第一桶金’ 。 ”同为入驻校友企业 , 桂林市国创朝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梁二苗说 。
2006年 , 还是在校生的梁二苗 , 已在“创新基地”拥有自己的创新团队和一批创意科研项目 。 2007年 , 桂林市大学生创业园成立 , 他的公司成为首批20余家入驻企业之一 。
“目前 , 公司已发展成为广西千亿元产业重大科技攻关工程项目承担单位 , 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技项目12项 。 ”梁二苗告诉采访人员 , 公司与学校联合申报的“整合高精度北斗定位的车联网关键技术及车载智能终端研制”项目 , 获广西创新驱动重大专项资金扶持 , 成果获2020年广西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花江慧谷”:
成果转化“加油站”
“多年来 , 学校产生的大量科技成果落地广西相对不足 。 ”桂电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院长曹卫平坦言 。 为解决这一难题 , 学校联手桂林市政府 , 打造了一家科技成果转化“加油站”——花江智慧谷电子信息创业产业园 。
“花江智慧谷 , 分为电子信息科技园(慧谷)和桂林市科技成果转化园(智谷) 。 ”曹卫平介绍 , 首期建设投入8.9亿元 , 至2022年计划总投资21亿元 。
“花江慧谷”坐落在桂电花江校区南侧 , 与学校“四创中心”数百米之隔 。 “选址校园周边的目的在于助推学校科研成果就地转化 , 同时便于毕业生就近实习就业 , 还可以缓解企业的大量研发人员需求压力 。 ”曹卫平说 , “从功能上看 , ‘四创中心’侧重于科教协同育人和项目研发的‘初试’ , ‘花江慧谷’则侧重科研项目的‘中试’和科技成果的巩固 。 ”
全面建成后的“花江慧谷”可容纳6000多人同时进行研发和办公;预计未来10年内 , 能够孵化各类数字经济高科技企业100余家 。 桂电副校长潘开林说:“入驻‘花江慧谷’一期的企业有50多家 。 他们盘活了学校4万多名大学生的智慧资源 , 同时充分利用了学校近10亿元的仪器设备资源 , 一举多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