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智能汽车这条船,华为不上也得上( 二 )


所以华为必须寻找新的终端场景 , 从手机到打印机到电脑到手表再到汽车 , 华为在想办法渗透到大家生活的方方面面 。 在众多业务场景中 , 汽车是最有可能拉起华为二次增长曲线的——因为这个市场足够大 。
虽然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布局颇多 , 但想象力最大的还是问界 。 我们做个假设 , 如果问界达到特斯拉的体量 , 那么问界有望再造一个华为 , 但这条路并不好走 。
问界的想象力有多大?
问界的问题 , 本质上是一家智能电动汽车企业的营收想象力有多大 。 很多朋友经常看企业销量 , 但很少有人对企业营收感兴趣 , 老李之前提到 , 虽然大家都在说未来车企依靠“硬件+软件+服务”盈利 , 但到目前为止 , 所有车企的营收的大头都来自硬件 。
所以 , 老李和大家算一笔企业营收账 , 我们先来看看2021年民营企业两强吉利和长城的营收体量:
吉利汽车去年新车销量为133万辆 , 营业收入为1016亿元;长城汽车新车销量128万辆 , 营业收入达1364亿元 。 在年销量达到100万台的体量下 , 吉利和长城的营收体量不过1000多亿 , 远不及华为的五分之一 。
很多朋友说 , 吉利和长城的单车ASP较低 , 无法完全参考 , 我们再来看看造车新势力小鹏和蔚来的营收体量:
小鹏汽车去年新车销量为9.8万辆 , 营收为210亿元;蔚来汽车去年销量为9.1万辆 , 汽车销售营收为331.7亿元 , 蔚来和小鹏的体量更是远不及华为的十分之一 。
我们再来看看特斯拉的营收体量 , 特斯拉2021年全年交付93.6万辆 , 汽车业务营收472.32亿美元 , 同比增长73% , 折合人民币超过了3000亿 , 从业务体量看 , 特斯拉的营收和华为的单个业务板块在同一水平 。

前段时间 , 很多朋友在一起研究小康股份 , 大家认为 , 问界的发展存在三种可能:
第一种是问界持续保持20万以上的产品定价 。 在这个细分市场里 , 问界要面对外资传统、外资新势力、中资新势力的三重竞争 ,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 , 问界都很难有优势 。
老李个人判断 , 在当前的市场竞争中 , 问界无论是品牌还是产品力都很难与蔚来、理想和小鹏竞争 , 所以问界在短期的营收体量也就很难和这三家相提并论 , 营收上限在500亿人民币左右 , 仍旧不及华为营收的十分之一 。
第二种是问界下探做20万级以下的市场 。 在这个细分市场中 , 问界优势比较明显 , 有望实现快速上量 , 但是相应的单车ASP也在下滑 , 企业营收也难以做大 , 我们按照单车ASP为15万元计算 , 年销量为30万台 , 问界一年的营收也不过450亿 , 仍旧不及华为的十分之一 。
因此 ,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 , 问界在短期都无法成为华为营收的重要支撑 , 更不可能成为华为的二次增长曲线 , 华为看重的是问界的战略意义 , 也就是第三种发展可能——问界是华为智能汽车发展的一个试验田 。
华为不追求问界的体量 , 华为看重的是问界的战略意义 , 那么华为所谓的战略意义是什么?老李认为有两套牌 , 一套是通过问界打造一个“特斯拉级”的华为汽车品牌 , 一套是通过问界打造一个“平台级”的汽车生态服务商 , 无论哪个成功 , 对华为而言 , 都是具有历史意义的 。
华为需要问界吗?
智能汽车这条船 , 华为上也得上 , 不上也得上 , 在这个赛道上 , 没有选择 , 因为华为所有的竞争对手都入局了——继百度官宣造车后 , 苹果和小米也已经先后组建团队进军智能汽车产业 , 未来大型的ICT企业都有可能进入智能汽车产业 。
华为经历过很多重大变革 , 在华为的发展历史上 , 任正非的决策有两个大方向是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