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生,你暑期实习了吗——拿什么助推校企“双向奔赴”( 二 )
“校企合作总体上呈现‘松散型’样态 。 ”林克松总结:“很多企业与职业院校之间的合作基础 , 不是真正基于企业发展需要、产业发展需求和职业院校办学需要 。 校企合作徒有其‘表’而缺乏其‘里’ , 真正适应我国校企合作需求的模式仍十分稀缺 。 ”
2.“产教融而不合、校企合作不深” , 为哪般?
“校企合作 , 是职业教育发展领域最关键也最复杂的问题之一 。 校企合作难以深入 , 也是多重因素交织影响的结果 。 ”林克松介绍 , 一方面 , 自20世纪90年代校企剥离后 , 企业更多地强调生产独立性 , 从而对自身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主体责任认识不足 。 另一方面 , 随着普通高等教育扩招发展等 , 我国职业教育一度陷入艰难办学的境地 , 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对企业没有足够吸引力 , 不论是在教育教学 , 还是人才培养等方面 , 均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
校企合作“不深不实”进一步勾连着产教融合“融而不合”的深层问题 。 刘晓指出 , 尽管目前政策层面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提供了“组合拳”激励 , 但现实中合作企业的选择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 较少考虑不同产业、不同区域对“金融+财政+土地+信用”诸多要素的不同依赖性 , 存在“一刀切”现象 。 “举个例子 , 技术含量高、生产工艺好、产教融合基础好的企业 , 如大中型企业、世界500强企业 , 现实中面临技术迭代、产业升级等问题 , 加之自身的人才虹吸效应明显 , 对职业院校 , 尤其是中职培养的劳动力依赖度低 , 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并不高 。 而那些‘爬坡’中的企业 , 面临技术升级、用工技能迭代和倍增 , 往往产教融合的内驱力更强 。 ”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层次难题还未得到有效破解 。 ”池云霞亦明确指出 , 职业教育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办学等方面仍有政策空白 , 职教集团尚未实现实体化运作 , 校企资源想融不敢融 。 产教之间的沟通、交融机制还不健全 , 行业人才需求、技术攻关信息发布等机制尚未建立 。
3.“双向奔赴”更需从企业端发力
“新修订实施的职业教育法多措并举推进企业办学 , 为破解校企合作的难点提供了现实指导和法律保障 。 ”池云霞认为 , 破解校企深入合作困境的关键之钥 , 在于保证职教法真正落实 , 激励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 , 真正从法律层面让企业参与不难、参与有利 。
聂伟则建议 , 要进一步加大有效政策供给 , 加强产教融合政策的协调性和系统性 。 加快研制出台混合所有制办学文件 , 积极探索培育混合所有制、股份制办学案例 , 从而对产教融合涉及方的投入分担、产出分配、风险分担等给出原则性安排 , 防范系统风险 , 解放生产力 , 为各方创造发展空间 。
“要真正落实产教融合型企业的激励政策 , 须重点破解三个关键问题 。 ”刘晓指出 , 一是明确标准规范 , 制定企业履行职业教育社会责任标准 , 明确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清单;二是出台激励政策 , 完善职业教育利益补偿机制 , 明确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主体权利 , 落实企业履行职业教育社会责任的奖励机制;三是加强评估监督 , 加强企业履行职业教育社会责任的监督管理、认定机制、退出机制 , 强化技术转让与培训的可转移性评价与保护治理 。
聂伟认为 , 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更需从企业端发力 。 一方面 , 差异化建立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长效机制 。 因企施策 , 灵活使用金融、财政、土地、信用以及声誉等激励因素 , 对不同规模和发展阶段的企业采用不同的激励措施 , 使参与产教融合的企业都能有所获、有所得 。 另一方面 , 职业学校要瞄准产业变革、优化产业升级方向 , 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过程提供有利环境和更大动力 。
- 一加科技|细数一加Ace Pro发布会你没关注到的细节,网友:香爆了
- 1.|你持续使用超过一年的APP软件是什么?
- |未来十年,这些职业将会被网络冲击,而且是越来越严重
- Windows|什么是 Windows 11 S 模式,你应该使用它吗?
- 京东方|重磅!台积电做出决定:不接受就不给你生产芯片
- 大疆无人机|大疆:俄罗斯你可别害我,我只是造民用无人机的
- 蟑螂|你可能“涉黄”了?大数据“扫黄”正式启动,符合以下特征要留意
- 苹果突然“变脸”了!iOS16要插入大量广告,你还买iPhone吗?
- 微信|为啥别人能随意登录你的微信?登录过的设备记得清理
- 没事,满世界讲你家乡话就行,听得懂说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