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Q1财报里的阿里云:为何说“失速”是伪命题?( 三 )


没有谁甘愿营收增速持续下滑 。 这里有长期战略与短期业绩目标平衡的问题 。


随着数字化、智能涉入更多行业场景 , 短期想要重回前几年增速 , 不太可能 。 而在利润尚未规模化之前 , 外界仍会追问这样的问题:阿里云是否甘于这种规模化放缓、微薄盈利的局面?它是否还有更大的空间?
阿里集团、阿里云其实一直在委婉回答这类问题 。 它展示了多重破解的策略:

一、Back to Basic战略+生态体系 , 推动规模增长 , 提升毛利 。
上面已经提到 , 阿里云正在回归云计算本质 , 聚焦技术突破 , 与生态伙伴形成明晰的边界 。 阿里云侧重IaaS层、PaaS层 , 尤其是日益多元的自研产品 。 而伙伴将侧重应用层 。 如此 , 生态体系的壮大 , 伙伴带来的营收 , 将会进一步提升阿里云营收规模化 。
2022财年 , 伙伴创造的营收占比为1/4 。 蔡英华说 , 2023财年 , 有望提高到1/3 。 鉴于伙伴规模增速多年来是阿里云自身复合增速的两倍 , 生态壮大将成为接下来一大看点 。
有一些可以量化的部分 。 上次生态大会 , 阿里云今年立了个Flag , 重点促成5家规模超20亿、50家规模超亿、500家规模超千万元的伙伴企业 。 仅以最低额计 , 来自伙伴部分 , 也是200亿增收 , 对应的阿里大盘贡献应该可观 。
不止营收 , 更有利润 。 熟悉海内外云计算生态的人知道 , IaaS层直接获利较难 , 海外巨头真正的利润在PaaS、SaaS层 。 本地SaaS层高度分散且缺乏生态规模 。
阿里云的动作 , 着眼的是长尾效应 。 Back to Basic与生态策略结合 , 有利于提升规模与毛利水平 。 当然 , 这里也包括“云钉一体”下的钉钉单元 。 它不但是阿里云整体数字化的出色切口 , 也是一大生态支撑 。 钉钉的PaaS化、“两个数字化”同样有利于强化PaaS能力 , 壮大SaaS生态层 。

二、涉入更多行业场景 。
Q1财报提到 , 阿里云客户群正在经历结构性变化 。 互联网客户、在线教育需求弱化 , 而金融、公共服务、电信等行业展示了复苏迹象 。
事实上 , 从2018年底升级为阿里云智能后 , 服务场景就开始快速走出电商范畴 , 走向更多行业场景乃至整个社会 。
2021年年初 , 阿里云定义出18个行业、16个分公司 。 今年上半年 , 进一步升级为18个行业部门、16个地区战区 , 面向政企等更多场景全力渗透 。 前不久生态大会上 , 阿里云新增了20个场景化解决方案 , 覆盖了政务、金融、制造、汽车、交通、电力、零售等10多个行业 。
有必要提一个最新案例 。 那就是阿里云与小鹏汽车的战略合作 。 双方基于阿里云乌兰察布数据中心打造汽车业第一个智算中心 , 算力规模达600PFLOPS 。 事实上 , 汽车业已成阿里云关键的场景 , 服务不止IaaS层 , 还涉及底层AI、自动驾驶技术它为路特斯、上汽智己、毫末智行、赢彻科技等企业的自动驾驶模型训练提供算力和技术支持 。

三、全球化 。
这一路径很容易被人忽视 。
我建议你仔细读一下逍遥子前不久的致股东信 。 他强调 , 年初阿里集团已将此前定义三大战略即“内需、全球化、云计算与大数据”升级为“消费、云计算、全球化” 。

新的表述有多重变化 。 比如“消费”远比“内需”更丰富 , 涉及全球;“云计算与大数据”过滤了“大数据” , 或与在地化监管有关 。 但排序从第三提到第二 , “云计算”凸显 , 则不仅涉及2B战略 , 更是暗示了云计算作为主业的核心地位 。 要知道 , 此前逍遥子虽然说它是主业 , 但强调了“未来业务” 。 此刻的云计算则要兼顾中短期的业务逻辑 , 担子更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