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财务官|智能音箱销量暴跌,小米、阿里、百度全都卖不动了?( 二 )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搜索小度音箱、小米音箱和天猫精灵 , 都能看到近千条客户投诉 , 其中绝大部分是针对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 。 有不少用户对上述产品的质量和厂商的服务承诺表示怀疑 , 甚至不乏“天猫精灵没用过就开不了机”、“所谓智能音箱下达指令根本没反应”等控诉 。

(图片来自黑猫投诉平台)
客观地说 , 和手机、平板甚至智能手表等硬件产品相比 , 智能音箱的研发、生产难度并不算高 。
在智能音箱的研发中 , AI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难点 。 2014年 , 作为智能音箱赛道先驱的亚马逊就是凭借植入智能语音交互技术的Echo打响头炮 。 不过随着AI产业近年来的蓬勃发展 , 交互技术已经取得长足进步 , 头部厂商大多早已攻克这个难关 。
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的数据就显示 , 百度、阿里、小米等智能音箱厂商的人工智能技术申请专利和授权量在全球都是名列前茅 。 其中 , 百度的人工智能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分别达到9364项和2682项 , 双双强势登顶 。
既然核心技术不成问题 , 智能音箱的品质为什么无法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问题或许出在竞争和成本这两个关键词上 。
在2018年前后风口爆发之后 , 资本蜂拥而至 , 大量中小厂商入局 , 智能音箱赛道瞬间变得拥挤 。 玩家的增加 , 必然导致竞争环境恶化 , 且迅速消耗原有市场空间 。 为了争抢新客源 , 厂商们纷纷选择向下沉市场扩张 , 掀起了一轮智能音箱价格战 。
当质量让位于销量 , 当性价比成为头号追求 , 出现前面提到的口碑危机 , 或许也就不难理解了 。
价格战破坏的行业生态 , “寡头时代”带来新转机?回顾智能音箱行业的发展历程 , 2019年应该是价格战的高潮 , 但同时也是质量争议和差评暴涨的起点 。
Canalys的数据显示 , 那年上半年 , 中国以1556万台销量首次超过美国 , 成为全球最大智能音箱市场 。 支撑这一爆发式增长的 , 除了百度、阿里、小米等巨头外 , 还有数以百计的中小商家和新品牌 。
根据亿欧智库的数据 , 截止2019年一季度 , 国内智能音箱品牌数量多达近百个 。 要知道的是 , 除了明面上的数据 , 还有更多“白牌”产品流出市面 。 根据媒体统计 , 最夸张的时候 , 光是在深圳华强北就有超过200个团队经营智能音箱生意 。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 , 国内智能音箱销量、销售额当时虽有大幅增长 , 渗透率却不算高 。 数据显示 , 截止2019年上半年 , 智能音箱用户渗透率仅为8%左右 , 远不及美国的26% 。
考虑到中国市场的体量和人口规模 , 无论头部厂商还是都中腰部小玩家 , 都相信这条赛道还有更多潜力等待挖掘 。 至于开发重点 , 它们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三线及以下下沉市场 。
2019年8月份 , 百度副总裁、如今正担任小度科技CEO的景鲲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


“我们一定要降低产品(智能音箱)的门槛 , 从一线到六线城市全部打穿 , 让更多老百姓都能接触到这些产品 。 ”
和智能手机和其他IoT硬件一样 , 想打入下沉市场 , 高性价比是重中之重 。 有鉴于此 , 百度小度、阿里天猫精灵和小米的小爱同学纷纷压缩价格 , 科大讯飞联手京东打造的叮咚TOP系列更是打出了49元的超低价 。
然而 , 玩家团队本就参差不齐 , 加上过度追求性价比和高销量 , 某种程度上肯定会牺牲产品的质量 。 联想到前文提及的口碑危机 , 这一场价格战对行业的消极影响可能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
当然 , 大量实力有限的中小品牌在价格战中难以为继、败下阵来 , 对行业的长远发展来说也不见得是坏事 。